你的獨立事件

當你很想知道結果,你就會知道結果,因為你會學習,因為你會追究。

當你很想知道結果,你除了會知道不做的結果,你更會清楚做的結果。

我的關注點在還沒做就知道結果的人,不是還沒做也不想知道結果的人。

Read More

真理論壇

回想起我個人開始大量閱讀的階段,最吸引我的提綱一直都是和法則相關的議題,也就是生命所闡述的、永恆不變的道理。

撰寫部落格的時代,「生命體會」幾乎是每週必寫的文章,對於自然法則只要有體會,我就撰述。

經常有「驚覺」或「頓悟」的感受,對比生命前段的學習,錯亂感很強烈。

幼年時期所接收的價值觀變成最佳的對照組,我父親的職業也變成鮮明的對照。

Read More

那一篇降膽固醇的藥物報告

你應該要納悶,進一步深究,思考人類為何要做這種完全沒有意義、而且對自己明顯有害的事情。

對於製藥和賣藥的人來說,這件事情很有價值,他們提供一個用藥之後膽固醇確實下降的證據。

沒錯,數值是下降了,問題是數字只是勾引你使用它的誘因,數字只是數字,結果又是另一回事。

可是,不僅醫生買單,病患也買單,買那個數字的單,買那個外來物質干擾身體代謝所製造的數值的單。

Read More

酵費者

我們所面對的產品不是冷凍水餃,也不是新鮮蔬果,我們所經營的不是三餐的美好饗宴,而是一段時間不打擾身體的禁食計畫。

環境因素不應被忽略,斷食不在你的環境中,也就不容易在你的例行公事中,因為你的環境是引導你不斷吃的環境。

如果你的意念中酵素的角色重於斷食,酵素就被安置在一種補給品的位置,那麼吃的重要性將永遠凌駕酵素。

我們不需要去推廣酵素,只要好好練習斷食,和身體深度對話就有推廣酵素的潛力,這是不銷而銷的真實案例。

Read More

十七年

十七年,可以學很多道理,可以懂很多事情,最重要的,可以堆疊很多領悟。

是認真寫作的十七年,也是認真閱讀的十七年。

這十七年,陪在我身旁的,除了我太太,就是書和音樂,讀不完的好書,聽不膩的好歌。

十八歲離開老家澎湖前來台北讀大學,我離開家的時間已經接近十七年的三倍。

我的年紀正在邁向十七年的四倍,生命長度會落在十七年的五倍和六倍之間。

我的生命精華是推廣養生教育的這十七年,沒有意外,期待未來的十七年,預約人生的更高峰。

Read More

仇恨教育

我們這一代對仇恨教育都不陌生,都長大了,也夠成熟了,對於仇恨的本質也都瞭如指掌。

把仇恨從一個點拉出一條線,接著繼續擴大成一個面,這種行為的動機就是屬於人類特有的心理素質,稱之為自私。

所有對立的言論都源自於立場的守護,可是當你無端放大自己內心的不滿情結,對於照單全收的人不盡然公平。

全世界熟悉政黨政治的人都能理解仇恨的形塑,除了自私,還有欺瞞的意圖。

Read More

諮詢

我們在每個月一次的淨化活動現場安排時段提問互動,那是一種擴大規格的諮詢,不再是一對一,是一對多。

每一場活動的諮詢時段都是緣分的聚合,全場的氣氛由現場學員所集體經營,講台上的角色是串接問題並且引導互動。

你有可能沒提任何問題,卻收穫滿滿,因為現場每一個提問都能解決你的疑惑。

Read More

考一題寬恕 解一生難題

研修「做自己」到一定的程度,寬恕的考題就會出現,因為把恩怨情仇放在一旁的時候,很自然面臨寬恕的答題。

這一題不能拒答,不需要申論,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要或不要,願意或不願意。

容我做一點解釋,意識到癌症很可怕的人可得好好面對這個考題,因為寬恕的考題就是癌症的考題,修完寬恕後才真正脫離被癌症侵犯的風險。

進一步申論,寬恕的考題就是腫瘤的考題,腫瘤的考題就是仇恨的考題,人體最異常的組織發展就在檢視人類最不應該存在的情緒。

Read More

根管不能管

如果你已經很熟悉我的思考理路,你會追蹤到我的慶幸,我想到的是懂斷食以及懂身體是多麼有福報的際遇。

我想到擁有大筆財富的多少同輩,他們早已存下用不完的錢,可是斷食對他們來說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身體之道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存在。

Read More

心語

有人問起我投入養生教育的心路歷程,完整的敘述可以追溯人生的全面,因為環環相扣,因為我聽得到自己的心語。

心語,是靈性的敲打,是我無法理解的智慧,甚至是引導我犯錯的路標。

我有童年心痛的記憶,是被母親斥責之後的委屈,那是強烈收到靈性感知的開始。

身上的靈性無從描述他最嚮往的歸屬,他卻不停的指引方向,他甚至清楚走進恐怖的森林才能抵達關鍵的港口。

Read More

勿甘於淺薄

蔡醫師今天和我聊到何謂「雨後春筍」,我們對於打地基有共同的觀點,就是我常分享的蹲馬步,我甚至不害怕打掉重鍊,總是會等到筍子大量冒出來那一刻。

筍子是指人,不是指錢,我們期許看到的是更多的覺悟,有更多宣導身體之道的身影,有更多了悟生物設定的眼神。

話題回到快樂和健康,就回到內在和本有,也就回到心和靈,這一切人類本自俱足的擁有,和金錢位於不同的空間,沒有相容的頻率。

懇請掙脫淺薄,為自己演練深究的誠意,為自己的生命價值做完整的記錄,也為自己的心靈做該有的洗滌。

Read More

深化斷食的人格特質

斷食最大的關卡不是飢餓,也不是美食的誘惑,是自己往內的關卡,從來都不願意面對自己的人很刻意迴避良知的監控。

我相信這一段陳述會遭致很多人的抗議,到處都是不敢承認自己對飢餓恐懼的人,他們當然不會承認自己閃躲良知的質疑。

身為斷食的教練,我從講台上和人性相處,不完全是聽懂或聽不懂,也不完全是願意做或不願意做。

真相是反正別人不知道,也就是僧人在回家休假時喝酒,反正沒有人看到,也不會有人知道。

Read More

交心

說出真相真能獲的自由嗎?這裡所謂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那一刻才能決定靈魂是否可以自在的翱翔。

監獄關的是人,心關的是靈魂,人期望獲得釋放,靈魂也是,唯獨知道真相的是靈魂,是否真的能獲致釋放,只有靈魂知道。

我的工作是這樣定義的,工作的時候在休息,休息的時候在工作,工作的時候很放鬆,休息的時候依然連結到工作。

Read More

讀進去

你有把一本書認真讀進去的體驗嗎?你有把一個人認真讀進去的經驗嗎?

我說的是提升你的那本書,或是提升你的那個人。

我有,書和人都有,讀不完的感動,學不完的深度。

當你不斷進步,篩子就成形,拿起篩子上面的書,結交篩子上面的人。

Read More

鄭董

你是來買酵素的,還是前來改變人生的?

你是前來學習斷食的,還是前來提升生命品質的?

還沒聽過鄭董談他的發酵人生,千萬先認真體驗斷食,兩相對應,會有火花,會有說不完的感動。

Read More

命定

鑽研身體之道多年,要學的還很多,要讀的書還很多,至少我寫出我應該要寫的,至少很多重要的體會都已經寫在書上。

如果我繼續寫,那是成長,那是責任,那可能又是階段性的紀錄。

學生時代我讀書,可是不快樂,進入老年之後,努力為自己定義快樂,在我的圖像中,快樂和健康已經是同一件事。

成為愛讀書的老人是一種生命層級,我為自己閱讀,也為我的學生閱讀,真相是為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質而閱讀。

Read More

心願

自律養生的列車一直往前行,認同斷食的人越來越多,加入自律養生列車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上週在蔡醫師的直播中強調「斷食是療癒,不是飢餓」,發表會上補上「斷食不是選擇,是覺悟」,不是要不要,不是需要不需要,是必須要。

當然,還是會有人選擇不要,還是會有人決定不要,我總是覺得他們拒絕的不是斷食,是自己。

走進來的就知,走得越深入越能領悟身體的奧妙,門裡門外兩個不同的世界,不願意推開門來探詢,真的很可惜。

Read More

身體視角

腦袋很專業,不代表身體出現健康的走向,這是我觀察市場上的專家所獲致的結論。

不如,讓專業成為專業,讓專業的身體演出專業的實力,讓專業的視角擊破專業的論調。

Read More

給動機勝過教專業知識

教育最大的問題就在分類,把學生分等級,網路上充斥著特殊病患的飲食方式,這些教材的發明者出現嚴重的動機錯置,他們忽略身體的一致性。

最常見的分類其實是腦袋的意圖和身體的能耐,分盤飲食的作法就是用腦袋去解決胰島素升高的狀況,它們忽視了身體調降胰島素的能耐。

真正問題的根源不在吃什麼和怎麼吃,在吃,因為你只要吃,胰島素就上升,你只要不吃,胰島素就不升。

我們必須從身體的思考邏輯去執行,順從身體的能耐是養生的大方向,關鍵在不吃的時間延續,不是胰島素上升的幅度。

Read More

挖深

我所謂挖深,是你做得深,也體會得深,身體清理廢物的深度和你的體會同步,你走得夠深,身體的回應就夠深。

閱讀《幸福除垢學》「相信的開關」,可以理解如何將複雜的這一切道理簡單化,我們如何能做到在這麼多的專業知識中輕鬆通達身體的脈絡。

只要相信,相信進化,相信原始設定,相信生物時鐘,相信自然法則,相信生命力,相信食物的生命可以轉成我們的生命,相信身體對於自主運作的堅定不移。

Read More

出書

當我們從建設性的立場出發,發現接收資訊的人反應式的回應,那是一種常態,我們必須很有耐心而且很有技巧的說明。

自律養生從事教育,未來的主軸除了自律養生根本的教材,睡眠和疫苗將是教育民眾的重心。

有一天當你全然明瞭,將領悟不是你的腦袋要更新,政府也是,不論需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

《幸福除垢學》將喚醒很多人,邀請大家一起來幫助更多的人,需要我們喚醒的人真的很多很多。

Read More

Moving And Going

我把支撐情境的力量看成一種鬥志,一旦生命拼圖完整,鬥志無關年記,90歲還有鬥志的藝術家不少。

請接受我如此自嘲,也許難搞也是鬥志的一種型態,或許難搞才是老人家繼續能做出貢獻的一種形象。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勉勵自己在邁向隨心所欲的這些年,繼續能維持在創作情境內的強烈鬥志。

Read More

實證學

要如何維持隨時都有一個全新的目標呢?答案是你得願意扮演小老師,設定好自己可以輔導的對象。

我個人的成長過程記載著扮演老師角色的心態轉變,每一位老師都必然在工作中體悟到這份工作既利人也利己的優勢。

備課和授課是工作,成長收穫最大的是授課者,從助人的角度點綴出扮演講授者的成就感。

所謂成就不指名利,是從提升他人所得到的一種心理療癒,是從進步的氛圍中所得到的一種情緒處方。

Read More

相信

想表達的是我對慧婷的感念,一位和自律養生的緣分只有一年不到的家人,慧婷的出現讓我領悟很多生命的道理。

我對於自律養生的藍圖不再只是我個人最初的構思,還有很多人的心血,提醒我不能退卻的最大力量是慧婷的願景。

幫助人是她從事保險業的初衷,可以幫助更多人是她投入自律養生的強大動力,自律養生的家人名冊永遠有陳慧婷的大名。

Read More

打破Routine

不一樣的環境,唯獨理念不曾更動,Routine就是一道鴻溝,我們做的就是為鴻溝開啟另一段支流,為慣性開啟另外一個門。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自律養生,如果沒有創立這個以自律為樑柱的環境,我會做21天斷食嗎?

很嚴苛的問題,相信每個人都有機會問自己相同的問題,有環境卻依然做不到的就直接省略這個提問。

一星期斷食沒問題,對我來說就是Routine,可是打破這個Routine需要至少一個伴,以前有妻子陪同,所幸如今有大家的陪同。

Read More

感恩、愛、責任

我建議你深化斷食的功夫,感恩的傳導就是會自然的輸送,是對自己很感恩。

你可以用任何形容詞形容自己,可以盛讚自己的勇敢,可以慶幸自己走對了路。

你可能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際遇是如此的獨特,原來這就是一種愛自己的淬鍊。

Read More

終與始

當初投入養生教育源自一種感動,也是我個人很深入的觀察,因為我看到懂養生的都不是學醫的,我看到謙卑的學習具備奇特的領悟力。

能夠讓不懂的人領悟是多麼令人鼓舞的事,我從教到寫的過程都在被學生感動的情境下前進。

早期就視學生為老師,不是特定的學生,是所有學生的個案賦予我啟發,學生有很認真的,也有很不認真的。

這一路都在學習讀人,因為人就是難讀,因為不搞懂人遲早臣服於人性的手掌心。

Read More

三週斷食解析

斷食是做的事,不是想的事,斷食是親自體驗的事,不是聽別人說的事,也不是看別人做的事。

你身旁的家人為何遲遲不行動,他們心裡面早已認同,不是欠缺學習,也不是少了動機,是想錯了方向。

他們只看到困難,沒看到美好的結果,他們只想到周圍的阻礙,忽略了自己可以有溝通和說服的實力。

Read More

自律養生主題課程

應該要認清的是底下這句話:「那個最不可原諒的人其實是自己」,說出來殘酷,可是這就是生命的現實,因為不可原諒的人正是生病的那個人。

我要說的是:放下對價,不管你多辛苦,不論你付出了多少,都讓已經發生的發生,都讓心不在的人離開。

否則,放不開的結果是自己受傷,無法釋懷的結果是自己倒下去。

人生的天空經常就在你願意向後轉之後才看到,平坦的道路經常就出現在你願意繼續勇敢前行的前方。

Read More

酷熱的思路

斷食是學分,也是功夫,你學會了就不會脫離,它會終身受用。

如果你學了而不做,代表沒有學會,代表你只是想完成短程的標的。

聽說今年會超級熱,我內心的回應是:不利用這個時機學習斷食,尚待何時?

Read More

採清換濁

我只要和學員深談,都可以感受到學員的苦,那些苦是經歷也是執著,那些苦是自己的設定,也是自己的性格。

為什麼我懂?因為我也苦過,我也迷路過,很長一段時間,身為醫事人員的一份子,我發現自己對於健康好陌生。

我相信很多醫生都經歷類似的掙扎,是什麼因素導致他們依然故我,因為沒有時間思考其他,因為收入很好,因為人生可以就這樣。

Read More

那些果決的眼神

先說我們都身為凡人,不小心就沉溺在舒適圈,那種連自己的理性都看不慣的舒適圈。

高等動物的理性一直催促自己趕快掙脫,可是延續自低等動物大腦結構的任性就是打死不從。

這是觀察人性很精準的視窗,在觀賞的同時,我不忘提醒自己成為被自己監督的對象。

Read More

《幸福除垢學》讀書會

自律養生就是一支必須經營讀書會的團體,既然我們的主架構是教育,讀書會理應是引領這支部隊前進的行軍計畫。

《幸福除垢學》的內容裡面有合適婦女團體的題綱,深信由我來導讀可以引起最大的共鳴,退休族群也是適合導讀的對象,畢竟他們是最欠缺也最需要知道養生方向的團體。

這個時候,你應該要思考的不是不熱愛閱讀的自己,是需要被激勵並且鼓勵的多數人,是需要被拯救的青年世代和下一代。

Read More

家人

《幸福除垢學》即將出版,我把這本書的問世獻給兩位重要的家人,感念她們,也懷念她們。

稱「家人」,想必有深厚的血緣關係,實際上卻沒有,我25歲認識雲子,65歲認識慧婷。

一位相處超過40年,一位只相處不到一年,前者成為和我一起生活的家人,後者的生命態度成為自律養生永遠的家人。

Read More

(續)養生教育大革命

如果你已經從身體的角度看養生,我必須提醒你,那是一個非常神聖的位置。

因為你的行為會因應身體的立場,除了飲食和運動外,不打擾身體的時間是必要的堅持,睡眠的講究也是必要的養成。

還不熟練身體的立場就繼續練習,這條路將確保你可以活出自己的尊嚴。

Read More

養生教育大革命

抵擋不了病毒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養生,被病毒侵犯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培育免疫系統。

教育是一件追本溯源的工程,醫學教育走偏了,養生教育就得將之導正。

我總是提醒看到下一代的生態,我們沒有蹉跎的本錢,我們絕對沒有混水摸魚的權利,身教做好了之後,讓下一代有機會跟上來。

你要繼續扮演從眾的小角色,還是願意獨領風騷從自身做起,關鍵就在積極主動,還是消極被動。

Read More

椎心

一千萬個和你無關的人因此而犧牲,感同身受,但是愛莫能助,當一個和你有關的人犧牲了,你會想做點什麼。

即使很痛,她終究是走了,不會回來了。

我想知道的是,她會要我做什麼。

Read More

儲存生命

台灣是一塊寶地,台灣的土地資源必須被善待,我們生長在台灣,卻不知道可以就近儲存生命,那是多麼奇怪的事。

我把生命奉獻給自律養生,我也願意奉獻給台灣,因為我的生命來自台灣的生命,因為我的活力源起於台灣的活力。

請告訴你的朋友儲存生命的觀念,請告訴你的家人最棒的生命資源就在我們的國度。

Read More

編織

很多面向都會讓你看懂自律養生的工作,我們做的是從喚醒自己的身體開始,到喚醒更多人的身體,最後喚醒每一位喚醒身體者自己。

只要看著醫院的大廳,只要看到病房的面容,只要看到下一代生計的艱困,只要看到下一代對於健康的陌生,只要看到下一代對於未來的茫然。

Read More

走深

要把養生學分修好修滿,就得走深,要走得深,腦袋得活絡到具備吸收新知的組織能力。

這是功夫,也是技能,讓自律養生茁壯的永遠是不停進步的那顆心,蹲馬步從一顆目標明確的心開始。

走深會很喜悅,走深會揚起多巴胺,走深會繼續空杯的學習。

Read More
0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