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的反思
台灣人胃痛比例出奇的高,原因不單純,可以理出很簡單的歸納,是西藥的氾濫所導致。這種現象背後存在一種很不負責的醫療面向,開處方的人無從知悉病患手上還有多少處方藥,無從知悉也就無從在乎,不可控的藥物副作用於是發生,而這些副作用是各種藥物副作用之間的交互作用。
人生一定會進入最關鍵的考核,假的遲早會被揭穿,沒做的遲早會被看破。
限時飲食和斷食做得到位就會有最平衡的呈現,從身體的立場思考每一個決定就會熟練和身體合作必須有的態度。
我不一定從學員所要的方向回答問題,解決疑惑的誠意一定不會缺席,希望學員在深度身體力行之餘,領悟答案不是答案的道理,也同時清楚問題背後真正的問題所在。
免疫系統最曲折離奇之處,首先是沒有斷食經驗的人根本沒有機會認識免疫系統,其次是把養生當成知識來學習的人更是沒有機會貫通免疫系統的奧妙。
如果學員問起課程重複上,內容是不是都一樣?他所探討的課程內容就是知識,我很快理解提問的人還在門外,而且是連找到鑰匙的意願都不高。
在我的觀念中,糖尿病不是病,只是暫時性的血糖失衡,重點在身體可以自行調整至平衡狀態。
當事人該做的就是還原身體的平衡力道,作法是減少餐數,有計畫而且有紀律的讓身體處於空腹卻不飢餓的狀態。
當我們把這件事做到極度熟練之後,最想做的就是分享和回饋,民眾被醫療所制定的疾病論控制,很多人早已走不出這個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