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之言與行之277>
身體在不得已必須往外拓展體積之前,會把多出來的脂肪往腹腔的內臟外圍堆放,腸道、子宮、腎臟、肝臟、胰臟都被脂肪所覆蓋。回想一下身體的初衷,當初如此設定保存食物程式…
身體在不得已必須往外拓展體積之前,會把多出來的脂肪往腹腔的內臟外圍堆放,腸道、子宮、腎臟、肝臟、胰臟都被脂肪所覆蓋。回想一下身體的初衷,當初如此設定保存食物程式…
你的身體被食物駭了,好比病毒控制了電腦程式,精緻食物的殘存效應深入身體的內分泌和神經傳導,意外拉高胰島素,也意外強化了對於食物和飽足的需求。 每天吃三餐最可議論…
為何病永遠都治不好,原因是聚焦錯誤,是處置的方向和點都不對,從來沒有前輩提醒我們應該在生活作息中革除所有身上的毒垢,從我們被告知早餐很重要到身體需要食物補給的觀…
我們缺乏腸道思維,因為我們缺少菌相觀念,因為我們始終沒有把健康核心在腸道的觀念建立起來,因為我們不知道益生菌在幫我們紓解壓力,因為我們從未認真思考每天所吃的食物…
聽懂少吃的必要,知道斷食的重要,多數人的想法作法都是循序漸進,先從減少一餐開始,我個人則鼓勵一步到位,讓身體快速體驗最適切的頻率,讓腸道快速回到最佳狀態。
被食物控制聽起來很沒骨氣,其實這無關你是誰,是習慣造就了現在的你,如果我們都看懂真相,也願意接受身體不具備主導權的事實,事情就有轉圜的餘地。 「被動」是這種飲食…
探索身體必須具備一種態度,是很誠意的去貼近身體的奧妙,很虛心的去接受身體的領導,不用試圖解出所有身體裡面的運作邏輯,也不是試圖去操控身體的原始設定,不是讓身體轉…
吃的行為和吃的頻率都是生活點滴,我們司空見慣,從來不覺得這是問題所在,我們不知道這麼熟悉的生活作息居然暗藏著威脅生命的習慣。 所以你是你,思考是思考,慾念是慾念…
為何現代人充斥著睡眠問題,問題的源頭還是吃太多,因為吃太多而導致腸道環境不佳,因為菌相不佳而導致菌腦腸軸的平衡進入負向的傳輸,因為脂肪囤積過當而導致發炎訊息干擾…
不是百分百,也幾乎是九成以上的所有慢性疾病症候,都和高胰島素血症相關,在眾多的不確定性中,似乎可以指向一個確定的方位。 在疾病的定調和輕微症候的區隔中,高胰島素…
從翻轉癌症的人身上看到認錯的威力,我也從願意承認錯誤的態度中看見健康的氣色,在所有令人感動的個案中,最艱困的關卡都來自環境中的價值信念,呈現的就是家人的干擾,這…
設定就好比法則,就像是不可違逆的自然法則,就是身體內裝載著造物所設定好的規矩,這些規矩規範著我們的行為,包括睡眠和飲食,嚴格說還包括我們的自律和自信。 如果我們…
兩種結果在三餐熟食的輪迴中發生,一是高胰島素血症,另一是脂肪大量從肝臟裡面輸送出來。一定要審慎思考這是每天重複在發生的事情,一定得清楚這種行為連續不間斷進行的後…
加工食物的製作過程距離我們的生活其實遙遠,廚房料理的添加多少也遠離我們的關注,我們的感官停留在眼界和舌尖,我們的價值停留在飽足和滿足。 這一味美食的崇尚和追逐佔…
相同熱量的不同食物,在身體的代謝端就出現效應上的分歧,接著在腸道的微生物端又再出現轉變,光是這兩端的變數就衝擊了降低熱量訴求法,最後身體也會在荷爾蒙激素的平衡努…
經常面對不確定性,那是和醫療相處的經驗,也經常必須面對恐懼,那也是和醫療近距離接觸的必然反應。 病人何來恐懼?因為不確定,醫療何來不確定,這是多數人無法釐清的問…
就在我們把腸道菌相搞壞的同時,脂肪細胞也被我們放大,脂肪組織逐漸成為發炎的重鎮,因為囤積過多的脂肪,脂肪組織必須回報風險,聯絡免疫細胞過去消弭亂源。 注意到了嗎…
討論睡眠債可以直接把後果連結到失智症,這是學者研究腦部特殊淋巴系統所發現的身體智慧,這個發現已經正式定調為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確認…
有一種現代人的理所當然吃熟食,我們有必要深入理解熟食文化的後果。 有一種現代人的理所當然吃三餐,我們有必要深入探討吃三餐的後遺症。 有一種現代人的理所當然…
節律是身體原始的設定,配合著晝夜,配合著能量的波動,也配合著睡眠的時間長短,當然也配合著身體因應壓力而變動的荷爾蒙釋放,持續進食而不讓身體休息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正…
說身體擁有一切了,很多人還是不願意相信,必須說,不相信的對象其實是自己,相信科學,相信數據,相信多數人相信的論述,相信人一定要生病,相信藥物才可以治病。 感覺充…
食物中含有大量澱粉和蛋白質(必然是熟食)就會透過消化道指引胰臟釋放胰島素,只要胰島素高劑量存在,葡萄糖轉換成脂肪的工程就不會停歇,所以致命習慣不是食用動物性脂肪…
這就是我們交給下一代的身教:吃飽是很重要的價值,把眼前的食物吃完是很重要的態度,時間到了就得吃是很重要的生活作息。 我們從來都不去在乎食物進駐身體之後的發展,我…
「幹嘛活那麼長?活那麼老還不是病奄奄的老人?」,這種言論可能只是消極的回應,其實相當程度反應非常多人的內心世界。 觀察社會面相,這是醫療科技發展至今天最失敗的顯…
一日一餐和一日三餐的距離可以透過一個星期或一個月來對照,繼續從生命的折損去感受現代人飲食習慣的後果,多出60餐食物的量就是生命的耗損。 繼續放大到每一年的量和每…
我們需要一種不驚動胰臟的生活習慣,也需要一種不為肝臟製造高度警戒的生活態度,把不吃的演練落實在每星期的作息中,這是歸還身體健康平衡主導權最務實的做法。 只要把打…
有沒有留意到,你突然不再是你,你是食物,食物是你,食物控制了你,不想吃的你變成食物的你,變成好想吃的你。 如果這個結果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已經知道這個結果不美好…
身體學分的軸心是空腹,是對身體誠心交付,直到你悟到一種過去不存在的自信,就對了。 可以從生食與熟食之間的差異體會消長,該是食物做的事就交由食物做,這是授權,該由…
身體儲存食物有其良善的出衷,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食物不再缺乏,不再原始規劃範圍之內的是人類改造了食物的內容,逼迫身體去迎合不再有發酵能力的食物,造成胰臟的功能線必須…
時間已經不允許我們蹉跎,每一刻都很關鍵,每一次結緣都要珍惜,很多人需要被告知,很多人期望被提醒。 想想把生命委託給醫療的人,想想沒有身體只有藥物的人,我們沒有不…
斷食在細胞自噬的證據問世之前,幾乎是一團迷霧,相信的就相信,不相信的就是不相信。深入斷食的人相信什麼?他們相信自己的身體,相信身體存在一種他人不一定可以理解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