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之言與行之357>
是誰說時間到了就該吃的?是誰說應該定時定量的?是誰提出少量多餐的?是誰主張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的?是誰讓我們的荷爾蒙長久失去平衡的?
刻意練習,持續精進,這是職場的重要態度,也是養生的必要修持。 知道人身難得,知道時間寶貴,結論就是珍惜。 經營改變,持續進步,期待那美麗的頓悟。 做出決定,參與…
辛苦是過程,痛苦是過程,用心是過程,分心是過程。
不滿意才會有接續的過程,滿意有可能停止努力的過程。
不圓滿才會有持續的努力,不順利才知道必須再接再厲。
最棒的過程是順利中繼續努力,最圓滿的成功是永遠沒有成功的時候。
享受過程,努力的過程,用心的過程,進步的過程。
不虛此行,不枉此生,因為有美麗的過程。
態度、習慣、環境是成就健康的後盾,三者共同依附在時間的軸線上,我們不是在這條軸線上持續精進,就是一直在退步,就身體的立場,不是更有生命力,就是不停的退化老化。
視窗轉移,白話一點說,就是換腦袋。 價值排序,白話一點說,就是善用時間。 認識身體,就是安排時間讓身體休息。 最後是透過行動交付給身體,讓身體回歸健康的主人。 …
我們都曾經因為困難而心生畏懼,因為失敗而害怕重來。 認真回想,進步都來自於不斷穿越重重障礙。 像舉重選手逐漸增加重量,要不斷挑戰更困難的目標。 我們都需要被鼓勵…
失智者腦部的斑塊是怎麼形成的?源頭是什麼?睡眠的時候腦脊髓液又是透過哪種機制進入大腦去整理廢物的? 為何斷食的過程就寢的時間提早了?斷食階段中身體顯現極度的疲憊…
對人體瞭解得愈多,對身體意識體悟得愈透徹,對健康琢磨得愈深。 對微觀世界學習得愈多,對能量世界體會得更多,對健康更有信心。 相對的,對醫療邏輯出現更多的不解,對…
過去理所當然的一天三餐,突然間不再是那麼的必然,想起身體沒有多餘的能力和物力做該做的事,想到身上的臃腫,想到身體莫名的疼痛,想到年紀越大就越力不從心,最後想到認…
藥理多半不見容於身體,所以身體只能在這條藥物路線以外的地方表現出抵制或傷害,吃藥當事人的心裡面只有「不吃不行」或「不吃會死」的定調,這是多麼恐怖的行銷!這是多麼…
斷食的確可以界定成方法,可是斷食實質上必須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就是在我們的腦袋意識和身體意識充分謀合之後,少吃變成常態,習慣每天都有一段時間讓身體充分休息,尊重身…
健康走大道,沒有捷徑。最遙遠的捷徑是身體的實質捷徑,就是腦袋和身體之間的距離。 用心和身體溝通,很誠意的告知讓身體休息的意願,打通了這條捷徑,你已經進入養生的大…
荷爾蒙生理屬於身體的原創,最原始的創意是呼應晝夜節律,這是生物體生命運作的重要輪迴,有進就有出,有上就有下,有高就有低,有吸收就有排泄,有得到就有失去。 從睡眠…
這一刻,就好好端量身上的凸起,男生就摸摸你肚子上的啤酒肚,女生就摸摸自己下腹腔的肥肉,然後告訴自己這不是時光的產物,也不是年齡的標的,而是貪吃的紀錄。 然後,告…
在醫療邏輯中,「不確定性」經常變成一種確定,「沒有把握」又必須顯現十足的把握,這是一種末端思考,也就是下游健康管理,在忙碌的善後處置中,忘掉病症的本質。
在我們過度重視吃的過程中,身體不再有立場可以表述,身體不再有機會可以主導平衡,只能被動的處理已經亂了套的內分泌協同。 就從早餐的重要性被強化開始,這一條失控的曲…
當必須面對醫師處方的時候,也就進入「術」的執行,當我們的思考和行為都在身體出現異樣時的緊急處置,也就在製造對「術」的需求。 我們都明瞭不得已的苦衷,也都明瞭沒辦…
如果你有斷食的經驗,如果你經歷過訓練身體燃燒脂肪的過程,你會知道「吃飯皇帝大」是天大的誤會,我們不是不能吃,是不能這樣吃,必須偶而讓身體休息,必須留給身體整理糧…
每日一餐何時會變成一股風潮,應該是有一群完全年輕化的中老年人,一群透過每日一餐而發掘自信的人,他們聚集了能量,逐漸累積力量。這一刻,直接設定一個目標叫南雲吉則,…
建議透過大圖像看養生保健,要從人類的行為模式去解構所有大規模的病痛趨勢,最後還是要引導自己回到老天爺最原始的設定,有一個部分是我們都要投資時間認識,就是自己的身…
從胰臟的立場提出呼籲,我們吃的頻率一定得努力降低,透過食物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頻率一定要減少,胰臟的勞累指數直接連結到生命長度,「一天吃三餐加速身體老化」是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