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070》 無法解決的問題
為何人類無從深究甚至解決癌症的發生,因為光是同一屋簷下的兩個人都無從解決,這個議題可以濃縮到一個人的修行面向,也可以放大至人類無從善後的重症趨勢。
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有無法解決的結果,就是癌症時鐘繼續下探,罹患癌症的人數繼續增加。
這依然是人類的修行議題,依然是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
回到生活面,看到沒?又有人發飆了,又有人不爽了,又有人拍桌怒罵了,又有人拂袖而去了。
為何人類無從深究甚至解決癌症的發生,因為光是同一屋簷下的兩個人都無從解決,這個議題可以濃縮到一個人的修行面向,也可以放大至人類無從善後的重症趨勢。
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有無法解決的結果,就是癌症時鐘繼續下探,罹患癌症的人數繼續增加。
這依然是人類的修行議題,依然是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
回到生活面,看到沒?又有人發飆了,又有人不爽了,又有人拍桌怒罵了,又有人拂袖而去了。
我們在孩子面前示範對立的情緒,我們在孩子面前上演算計的橋段,我們的工作或許美其名管理集中營,實質上是終結善良性命的劊子手。請不要在醫療的領空中高舉健康的大旗,所有疾病的處置和善後都屬於人類遠離身體世界後的環境元素,圍牆是我們蓋的,火是我們點的。
養生一旦背離了身體的思考就很容易偏離正軌,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部分元素都遠離大自然的環境中,在養生的大方向之前,最大的阻撓居然是態度,導致我們失去健康的居然是隨身攜帶了一個大桶子。
「利他主義(Altruism)」成為專有名詞誠屬必然,這是人類的覺悟紀錄,這是哲學論述為人性指引光明的去處。
在我吸收「利他主義」的第一時間,前方還大剌剌出現一個「有效的(Effective)」字樣,花了不短的時間徹底明瞭這兩個字共同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我所觀察到的學習態度,學和做處於完全不一樣的高度,做中學和只學而不做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局面。
我們都懂利他,也都願意利他,可是真正的現實是沒有利他的能力,真正的障礙是利他只是概念,不是全力以赴的境界。
傳統這個名詞表面上有接近保守的意境,而保守則有不能改變的壓力,代表一種不能做自己的環境,這是一種違逆生命價值的風氣,這是一種有很多人從來都不知道為自己而活的悲慘世界。
有一種劇情是這樣上演的,某人的身體出現狀況時,周遭好友快速下達就醫的指令,當醫療的指導方針出爐後,所有人口徑一致的鼓吹儘快配合,不是動手術割除就是進入化學療程。看到的幾乎都是清一色失敗主義的爛戲,因為器官被割掉的不是你,接受化學藥物荼毒的也不是你,好朋友的確是真心關懷,問題是大家總是搞錯了方向。
恐懼多了,勇氣就少了;負面思考多了,正向的期望也就消失了;信心不見了,想要透過改變而獲得幸福美好的動念也就直接否定了。
擁抱陌生可以鍛鍊正向的勇氣,勇於說出心中的意見看法可以放大自己看到世界的景觀,這些和健康看似毫無關係,卻是大大有關。
恐懼是這樣形成的,不安是這樣發生的,災難是這樣形成的,悲劇是這樣發生的。
何以是莫名的恐懼感,因為理所當然,因為不求甚解,因為沒有人願意負責,也沒有人願意深究責任的歸屬。
當不好的結果發生,就到處卸責,就找人承擔責任,責任只有在結果不如預期的時後才是檯面上的議題。
這是我們的世界,是你我熟悉的世界,也是我們一起造就的世界。
說實話,良心話,你不能沒招,必須經過審慎的思辨之後,確定自己必須有能力出招。
坐在醫生面前,聽他指示接下來該如何存活,那是沒招;坐在餐桌前看著手上的藥丸,分辨飯前飯後,那是沒招;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想著自己剩下多少日子可以活,那是沒招;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廣告的特效藥,想著自己有沒有機會靠這一顆翻身,那是沒招;坐在一群三姑六婆中間,聽著她們細數哪幾位名醫的門診多麼難掛到號,那也是沒招。
曾經一度扮演到外地求學的遊子,對於回家曾經高度的渴望,如今看著人類使盡洪荒之力在毀滅世界,即使這是每個人的生命課題,卻早已擴大成為人類存亡的問題,問題的根源正是集體否定本我的存在。
相信自己的人一旦接受斷食,他們不僅執行率高,成功率也高。
想幫助這些人,必須發掘出他們,找到他們,然後協助他們,因為斷食會讓一個人徹底脫胎換骨。
也有人不解為何要持續開斷食的課程,既然斷食的動機在有自信而且願意嘗試的人身上,課程就是和這些人連結的機會。
課程的重點就是把學習者的動機勾引出來,連結到遠離病痛的終極目標,他們都是先清楚目標,接著確立動機已經成形。
透過紀律和身體互動,喜樂快速連結到信心,希望直接驅動對於旁人的關注,這是最純真的關愛,這是最真誠的利他行動。
沒有把是否從工作中賺到錢列在喜樂的因子中,把身外之物和喜樂相連結的結果,喜樂會變質,把利他行動和利己目的相連結的結果,喜樂是認知,駕馭了感受。
生命談因果,健康也是因果,不認同因果的人很容易否定自己,不認同自己的人絕對忽略了負面情緒的因果關係。
已經發生的都應該發生,生命的課題都在這一刻,方向是否偏了,路徑是否反了,態度是否差了,因果關係是否搞錯了。
細胞該分裂就分裂,細胞該死亡就會死亡,在大自然的邏輯中只有存在和不存在,只有回收和被回收,真有選擇的機會,每一個生命都會選擇讓自己和下一代活得更好更安全。
在自然界中沒有違逆自然的存在,只要人類號稱的聰明智慧不存在,地球會和諧,生命自有生存之道。
吃飯和時間之間有一條線,這一條線耽誤多少人的一生,不學習也不願意體驗斷食的人永遠被這一條線遙控著。
肚子餓和飽足感之間有一條線,這一條線牽動了內分泌的動線,牽動了情緒,牽動了脂肪的囤積。
健康和營養補給品之間有一條線,好比牛奶和補鈣之間有一條線,這一條線創造了可觀的商機,對於健康的貢獻則見仁見智。
問自己執著了哪一條線,時間到了就要吃?疫苗到了就該去打?生病了就該去找醫生?還是經痛就吃止痛藥?
健康是自己的事?還是醫生的事?
根據每個人有知識以來的記憶,醫生具備健康諮詢的專業形象,醫生也在我們失去健康的時候提供康復的解方。
問健康委託給醫生的個案「健康是誰的事」,他們口徑一致回答「自己的事」,重點是「健康到底是哪件事」,從來都沒有結論。
從身體的理路去貫穿養生的道路,相信會被為數不少的人指責為離經叛道,可是我始終清楚真正違逆大自然的是看不到身體世界的任性。
只要問自己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是健康可控還是生病可控?是身體可控還是藥物世界可控?
如果可控,任性又何妨?如果回歸真相可控,任性又何妨?如果全健康可控,任性又何妨?
看到疾病的社會呈現,看到民眾價值觀的偏差,看到下一代被現實所凌遲的希望,我們不應該只圖自己的方便。
推廣身體的時間軸十多年,進一步從睡眠不足的普及和嚴重程度領悟到社會責任,自律養生將繼續強化睡眠教育的重要性。
未來一定有機會走進第一個校園,面對學童家長,先從勉勵家長們以身作則開始,學童的健康人生必須從教育做起。
準備是一種心態,準備什麼聯結到價值觀,重視什麼就為什麼做好準備。
準備與否回歸平日的養成,《刻意練習》和《我比別人更認真》都提到十年和十萬個小時。
十年好長,可是缺乏練習的十年也過了好幾回,決定開始,才會累積出熟練的十年。
被動養生顯然不是一種成熟的教育,當我們完全忽視身體所具備的演化實力,很容易就把健康的權柄交給不相干的人。
生病是身教,說出來嚴苛,聽起來也不舒服,可是每天把藥物交給身體,最終不是自己做,是晚輩幫忙做。
餵長輩吃藥的晚輩自己也會吃藥,鮮少自問為何要吃這些藥,甚至沒有機會問自己吃這些藥是否有意義。
在現代人的養生概念中存在一種接受外力診療的需求,自己沒有能力,必須仰賴外力重建健康。
目的是獲得療癒,結果就是每一刻都進行對照與比較,好比減肥要量測體重,每天都要確認那個關鍵數字。
絕症因此而定調,不會好的慢性病因此而定義,民眾面對提供恐懼素材的工廠,不憂鬱也會憂鬱。
幼稚園老師為了讓小朋友安靜而使用特殊的藥劑,這是社會大新聞,同時也是政治新聞。
我個人的觀點,這是醫藥邏輯深入民間每一個角落的後果,我們早已放任實驗室研發出來的物質進入我們的身體。
園方的行為不應該,大家留意一下媒體的聚焦,危險藥品的存在沒有被討論,用藥邏輯永遠安穩的佔據現代人的思考。
本文的人稱不是我以外的人,嚴格說是我的反射,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提問。
認識身體是很重大的覺悟,認識自己更是來到人間不可不研修的學分,還沒有答案的都必須站起來,然後走出去找到答案。
每天都問自己「你來幹嘛?」,問到你很有自信的問你所關心的人相同的問題。
每一種發生都必然有原因,在眾說紛紜的養生教材中,我們把「身體的視角」列為重點中的重點。
沒有身體的視角就不會有根本原因的揭露,因為身體視角的重點在身體的價值順序,而身體價值順序的重要性在身體的時間軸。
從身體視角看到身體的時間軸,身體時間軸的要求是斷餐,不是斷任何食物,也不是斷掉特定的營養成分。
別人的價值不再是自己的羈絆,別人的要求不再是自己的束縛。
每個人都會期待脫掉盔甲的那一刻,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候摘下面具的那一刻。
做出慎重的決定,踏出紮實的步伐,義無反顧的大步前行。
健康的重要性無可厚非,可是把醫療的位置和健康連結很明顯忽視健康的本質,畢竟醫療非健康,醫療是善後。
對於健康有強烈需求的人必須先認清健康的本質在身體大自然,不明白就必須學習,在不停學習中督促自己和身體大自然融合。
把價值觀的論述和健康結合,大自然的概念可以涵蓋一切,把空氣、陽光、水、土壤、細菌的角色和身體融合,身體大自然的概念便浮現。
不重視身體立場的人不明白健康的本質,忽視身體權益的人不明白養生的價值順序。
我問自己:如果對方的給予創造他的快樂,我憑什麼質疑他的動機?我憑什麼去對價他的誠意?
從對方的作為對照自己的不足,除了充滿感激,對於奉獻一己之力,我留下竭盡所能的呼籲。
如果有一個畫面可以描繪「幸福除垢學」,這個畫面在我的圖像中是每天都充足睡眠的喜樂。
這麼簡單的描繪居然距離我們如此的遙遠,人類是怎麼失去健康和地球是怎麼出現危機存在相同的軌跡。
在描繪睡眠價值式微的同時,我觀察到不少疑惑的眼神,也就是把睡眠的重要性踩在腳底下的人不清楚自己的行為偏差。
被安置在睡眠上方的事項一般是:賺錢、感情、孩子、家人、成就、面子,沒有意外的,每個人都不忘記健康很重要。
不重視睡眠的人講究健康,好比每天只睡五小時的人不忘記每天去健身房運動。
如果你此刻正在承受病痛,請認真回溯自己看待健康的每一個觀點,思考自己的行為是養護了細菌?還是否定了細菌?
如果你此刻很想好好養護自己的身體,應該要整理一下所有的養生藍圖中是否有細菌存在的空間。
我們所討論的不單是補充,是養護和培育,是尊重和臣服,是信任和信服。
分享一則癌症病人死亡的故事,故事的重點在解剖大體時發現死者並沒有癌症。 這位病患曾經診斷出癌症,如今在身體完全康復的情況下離世。 這則真實故事記載在《啟動你的內…
在網路搜尋有關肝膽淨化的資訊,發現現代人身體很欠缺的淨化學分盡收到負面的指控和攻擊。 所幸我經過完整的歷練,對於肝膽淨化的領悟超出一般民眾的基本認知。 指控肝膽…
經歷過在醫院實習的一年,也是我唯一上班打卡的一年。 在敦化北路的這家大醫院同一年成立了林口分院,我經常站立在員工打卡區見證一群慌張的身影。 那是醫事人員工作的地…
「豐富心法」不斷為我的生命注入自信火苗,同時也是改變我人生很關鍵的視窗轉換。 因為不足而產生忌妒,因為不足而必須競爭,因為不足而淪至對立。 認知資源有限所以不足…
英文有個單字decade,意思是十年,十年成為一個概念,十年成為一個單位。 回想人生已經過了幾個十年,真正有意義的十年有幾回?是否已經發生對你而言非常有價值的某…
被工作框住的人不少,被忙碌綁架的人也很多,被思維鎖死的人更多。 人生最簡單的面向是你怎麼想就怎麼演,怎麼播種就怎麼收成。 勵志故事聽不少,勵志電影也看不少,唯獨…
生命很殘酷嗎?有些時候是的,生命很現實嗎?一度我們都會這樣反應。 生命不現實,它很真實,它很寫實的撰述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存在。 每一個行為後面都有其動機,為何…
疫情延續超過三年,沒有停止的跡象,世界依然處於混沌的狀態。 集體偏見不停放大的結果,就是集體失控。 篤信天道的人會出現類似的反思:這是什麼樣的考題?上蒼要告訴我…
一般人視煮熟的食物為最正常的食物,一般人視廚餘的垃圾分類為進步的環保措施。 吃熟食沒問題,身體能適應,唯獨熟食為身體所製造的廚餘效應被刻意忽視了。 這是不願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