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之言與行之326>
在醫療邏輯中,「不確定性」經常變成一種確定,「沒有把握」又必須顯現十足的把握,這是一種末端思考,也就是下游健康管理,在忙碌的善後處置中,忘掉病症的本質。
在醫療邏輯中,「不確定性」經常變成一種確定,「沒有把握」又必須顯現十足的把握,這是一種末端思考,也就是下游健康管理,在忙碌的善後處置中,忘掉病症的本質。
在我們過度重視吃的過程中,身體不再有立場可以表述,身體不再有機會可以主導平衡,只能被動的處理已經亂了套的內分泌協同。 就從早餐的重要性被強化開始,這一條失控的曲…
當必須面對醫師處方的時候,也就進入「術」的執行,當我們的思考和行為都在身體出現異樣時的緊急處置,也就在製造對「術」的需求。 我們都明瞭不得已的苦衷,也都明瞭沒辦…
如果你有斷食的經驗,如果你經歷過訓練身體燃燒脂肪的過程,你會知道「吃飯皇帝大」是天大的誤會,我們不是不能吃,是不能這樣吃,必須偶而讓身體休息,必須留給身體整理糧…
每日一餐何時會變成一股風潮,應該是有一群完全年輕化的中老年人,一群透過每日一餐而發掘自信的人,他們聚集了能量,逐漸累積力量。這一刻,直接設定一個目標叫南雲吉則,…
在羅伯特沃丁格博士早期的演講內容中,得知哈佛研究的重大結論,幸福人生的重大指標落在人際關係。
「科學研究一再告訴我們:人類需要營養,需要運動,需要目標,也需要彼此。」
這一句話裡面,最費解的就是後面那兩個字「彼此」,進一步從書中的這一句話得到比較完整的解說:「正向的關係對人類身心健康不可或缺」。
你應該要納悶,進一步深究,思考人類為何要做這種完全沒有意義、而且對自己明顯有害的事情。
對於製藥和賣藥的人來說,這件事情很有價值,他們提供一個用藥之後膽固醇確實下降的證據。
沒錯,數值是下降了,問題是數字只是勾引你使用它的誘因,數字只是數字,結果又是另一回事。
可是,不僅醫生買單,病患也買單,買那個數字的單,買那個外來物質干擾身體代謝所製造的數值的單。
對於想要增胖的人來說,細菌力是不是他們的機會?問題可以更全面性的陳述:「腸道菌相是不是減重、增胖甚至維持穩定體重的關鍵?」。
這個問題在我個人的經驗值中只獲得一半的肯定,如果這是個百分百的答案,接下來又是「快速有效」以及「產品至上」的商法獨占鰲頭,人們將持續遠離自律,繼續為所欲為。
經常分享靠撿拾垃圾維生的拾荒人,為何他們擁有堅強的免疫系統,為何他們從垃圾桶內把別人不吃的食物直接往嘴巴裡送,為何他們不會因為吃了垃圾桶裡面的食物而生病。你聯想到垃圾桶的髒和臭嗎?想想拾荒者的身體是否有能力移除所有身體不需要的細菌,繼續想想他們生活中有一餐沒一餐的過,對於身體世界的藍圖是否該有所更新,對於身體意識的認識是否應該重新建立。
婦科病症長期治標不治本的處置後,接下來就是不孕症請求執行試管的大批婦女,速效文化橫掃生育需求,民眾的思考沒有原因,只要結果。
深入斷食世界的人眺望醫療,看到了什麼?領悟了什麼?看到了嗎?那個不願意學習斷食的人看不到的世界。
醫療好偉大,身體好委屈,我曾經撰寫冤獄的故事,為身體打抱不平。
我們在身體囤積大量毒素同時講究吃,在腸道堆積大量廢物的狀態繼續吃。
我們住進醫院病房的同時沒有忘記吃,在身體提醒不需要吃的時候繼續吃。
肝臟膽管腸道變成囤積毒素的大本營,毒害身體的發臭物質藏匿在身體內。
試圖透過身體以外的途徑解決身體內部的問題,這是早早被破解的邏輯謬誤,可是卻存在於大多數人的意識層級內。
意思是我們的問題和答案完全不在同一個時空中,除了接受謬誤的教導,人們被迫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去圖利少數人的意念。
每個人都有來到人世間的任務,生命除了會以事件來提示,身體內在也不斷會有所感應,類似的感知有人敏銳察覺,有人渾然不知。
我從回顧過去的點滴搜尋到生命的提示,同時結合自己每一次關鍵改變而對直覺有所領悟,最終明瞭,那就是志業的召喚。
「這是我不得不做的事,是什麼理由我沒辦法跟別人解釋,我自己也不盡了解,然而,我就是怎麼都抗拒不了。」
作者引用美國牧師作家畢克納對志業的定義:「它是個人最深的喜悅與世界最深的需求接軌之處。」
把實質的擁有放到我們的身體,身體的機能是養生的主要依靠,當我們為了口腹之慾或病症的治療而囤積食物和藥物的毒素在身上,我們不再擁有健康的身體。
社會價值物化了我們的需求,當人們所思考的主軸都是物質面的擁有,捨棄掉的幾乎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擁有。
身體是我們用得到的擁有,食物或許是,或許不是,看我們怎麼把食物的價值運用到身體裡面,如今,人們腦中所期待的擁有是藥物,不是身體。
社會教育貶低了身體的價值,無限放大醫藥的價值,人們如今擁有恐懼、害怕、仇恨,不擁有健康。
人類具備兩種智力,分別出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所謂原始聰明就是指的一種智力,稱之為「流體智力」,流體智力屬於創新者的專利,會在40歲之後急速下降。
另外一種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存的實力,稱之為「晶體智力」,善用晶體智力的人可望在人生的下半場爬上另一個高峰。
「老年要做三件事,首先這個時期應該致力於服務他人,而不是閒散度日;其次,晚年最大的禮物是智慧,長者的學問與思想將帶來豐富他人的世界觀;最後,在這個階段,我們天生的能力是提出忠告,輔導、建議與教導他人,但目的不是累積金錢、權力或名聲等世俗的報酬。」
這本書的論述支撐了我的志業選擇,已經心無罣礙的我當更明確的履行對自己下半場人生的承諾。
研修「做自己」到一定的程度,寬恕的考題就會出現,因為把恩怨情仇放在一旁的時候,很自然面臨寬恕的答題。
這一題不能拒答,不需要申論,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要或不要,願意或不願意。
容我做一點解釋,意識到癌症很可怕的人可得好好面對這個考題,因為寬恕的考題就是癌症的考題,修完寬恕後才真正脫離被癌症侵犯的風險。
進一步申論,寬恕的考題就是腫瘤的考題,腫瘤的考題就是仇恨的考題,人體最異常的組織發展就在檢視人類最不應該存在的情緒。
我們都在等候健康到來,時間的刻痕處處是等候健康的足跡,唯獨健康的距離越來越遙遠,因為缺少相對的付出,因為不願意給身體時間。
人類最無明的行徑就是一邊折磨自己的身體,一邊等待身體要歸還健康,證據顯示,一具同時要處理食物和處理藥物的身體,健康遙遙無期。
我父親一直是我的生命價值對照,首先是他的工作內容,其次是他個人的身教,因為他的導和演,醫生的職業價值在我眼前逐漸崩解。
投胎成為醫生的孩子不全然為了當醫生,我的生命從經歷診所的家說起,不經歷就無從對照,不去觀察就無從看到真相。
嚴格說,醫生的家庭只是現今社會的縮影,能看到的都是疾病的發生,都是病了,沒有一套劇本告訴你不會有病。
病是一種很無情的聚焦,導致所有人都在潛移默化中預言自己即將到來的病程,導致渴望健康的人不相信健康。
回到時間依然不停止的這一刻,生命軌跡呈現上揚還是下滑?身體的狀態呈現疏通還是堆積?人際關係處於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在時間的規劃與安排上講究嗎?經常會遲到嗎?看到前方的10年,甚至20年,想想自己的健康狀況有實力完成生命所託付的價值嗎?是否,改變是當前唯一的機會?是否,聽從內心深處的聲音是此刻唯一的選項?
有一種情結,是一種可以調整的人格特質,堅持把自己關在受傷的狀態,被拒絕也受傷,被糾正也受傷,被責怪當然就受傷。
一系列的欺凌在延續著,一輩子的不順遂在進行中,很想求救,又不願意求救,很想示弱,卻又反過來逞強。
為何眾多疾病無從醫治,因為病根在記憶深處,因為病原在隱藏的真相,因為堅持要生病,因為堅持不給自己有療癒的機會。
建議透過大圖像看養生保健,要從人類的行為模式去解構所有大規模的病痛趨勢,最後還是要引導自己回到老天爺最原始的設定,有一個部分是我們都要投資時間認識,就是自己的身…
從胰臟的立場提出呼籲,我們吃的頻率一定得努力降低,透過食物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頻率一定要減少,胰臟的勞累指數直接連結到生命長度,「一天吃三餐加速身體老化」是來自…
唯有斷食促成胰臟的歇息,唯有間歇性斷食提供給胰臟務實的長治久安,這些實證來自於願意推倒一座叫做早餐的高牆。 不支持早晨吃熟食的方向不會改變,不鼓勵上午吃高升糖食…
毒害這兩個字看來很負面,可是透過愛行使毒害所呈現的都很正面,看到想盡辦法把孩子的胃腸撐滿的家長,看到每天都吃隔夜食物的人,看到觀念中食物可以無限期存放的人,也看…
我們周圍都是這樣的氛圍,讀了很多書,裝載很多知識,最後在健康的維護上繳白卷,看到的是大家都遮蔽自己的眼界,對著指導我們如何生病的大眾傳播全然繳械。 「錢在銀行,…
把自己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我們都會有機會看清楚最寫實的社會面相,人為何會生病,又為何老化速度加快,為何癌症時鐘一直加速,為何失智症即將成為下一世紀的夢魘。 好好驗…
從自律到自信將展開腦細胞突觸的延展,判斷力和思考力都會更精準,腦部傳導和腸道神經系統的串接早已令科學家大開眼界,心理素質和生理表現一直都是相互輝映,自我管理和健…
有充分斷食體驗後,接著從定期定額的概念去執行有計畫的養生,每天賦予身體的生命儲存都大於消耗,生命的複利將轉成更多的生命,動機更加明確之後將激盪出更強大的自信,自…
如果我告訴你身上這個虛擬的暫停鍵是邁向健康的密碼,你何不很認真的找它一回?如果我告訴你身體內隱藏著意志力和生命力等著我們去發掘,你有機會很歡喜的擁抱它們,你為何…
跟身體說:「我知道你很辛苦,我知道我的念頭和習慣讓你負擔沉重,從明天起,我放你七天假,讓你好好休息,我承諾七天不打擾你。」 這是我所領悟的態度,是大眾最需要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