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看去,大家都想賺大錢,我想我也是,可是我卻厭倦了賺快錢的日子,不是我不喜歡錢,是不喜歡原地打轉的工作,白話一點說,工作少了價值觀的支撐,我不會快樂。事實上這樣的堅持讓我面對重重困難,不僅財務少了槓桿基礎,人際關係也面臨考驗,安麗姐說得真好:「為真理做事,現實考驗大」,其實人生就在這種困境中成長,每一種苦都吃過,獲得時才懂得珍惜。什麼行為種什麼結果,如果年輕時有這種體會,如果做人不要太姑息,我不需要在今天才提醒自己這些道理,蠻喜歡外國人說出「Pay Off」那種紓解,將是一種堅持到最後豁然開朗的喜悅和成就。

 

「鵝與金蛋的故事」是非常棒的啟示,故事簡單,意義卻深遠,農夫靠每天下一顆金蛋的鵝致富,然而富裕卻造成農夫的不滿足,在貪念慫恿之下,農夫企圖挖出鵝身體裡的所有金蛋,終於從此再也看不到金蛋。故事中有兩個觀念可以拿出來討論,一個是「產值」,也就是金蛋,是農夫眼前看得到的財富;另一個是「產能」,就是會生金蛋的鵝。讓農夫發財的到底是金蛋還是鵝,同一個問題,兩個時間點可以從農夫口中得到不同的答案,回想起來全身打抖擻,因為我以前也是只看到金蛋的農夫,雖不至於笨到去殺鵝,可是卻也得意到忽略了給鵝食物,導致鵝不幸餓死。

 

換成「富爸爸窮爸爸」的理論,看了就爽的金蛋代表每個月的飯票,套羅伯特清崎的說法,叫做「財務保障(Financial Security)」,是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是多數人死守二十年不敢放掉的「生存依靠」,是每個月會去刷本子的「有錢人」,是追逐學歷的下一個目標。可是清崎先生卻鼓勵我們追求「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說穿了,就是「窮爸爸富爸爸」的所謂「權利收入」,也就是想辦法養一隻會生金蛋的鵝,所有真正達到財富自由的人士,無一不是透過權利收入而成就,因此權利收入的穩定與否不僅彰顯財富自由的格局,更是窮人與富人的明確分界。

 

這一期的商業週刊專訪債劵天王葛洛斯(William Hunt Gross)的專題很吸引我,我不懂投資,只特別鍾情名人的人生哲學,葛洛斯的不敗投資法則之一就是「金蛋理論」,它的副標尤其吸引我的神經,寫著:「沒有長期觀點,遲早會腦死」。我對於「金蛋理論」的感應就在「長期觀點(Long-Term Outlook)」四個字,因為這四個字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體會和覺悟,我深深體會而且引以為戒的座右銘「No Pain No Gain」也是呼應人生的長程願景,坦白講,我至少已花了二十年在吸收消化這個不變的哲理。

 

我見過已經跑路卻是曾號稱月收入百萬的人,我也認識現今家徒四壁卻曾經以成功自居的人,他們的軌跡我應該熟悉,就是心裡面只有金蛋沒有鵝,只關注產值而忽略了產能,聚焦在眼前而忘了規劃長程。很多朋友依然汲汲營營在經營無法留下產能的有限產值,這畢竟是我熟悉的路徑,我學乖了,不願意再將大部分的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投資上面,人生如果該留下典範,這是相當重要的認知,錢不是不重要,重要在錢背後的價值,搶一堆金蛋還不如養一隻金鵝來的有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