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斷食日,走在前往辦公室的街道,經過很熟悉的餐館,掃過玻璃窗內的食客。

用餐時刻,大家都進入每日例行性的消化工程,中午不進食的我想到晚上也將遠離食物,瞬間對自己多了些肯定。

這種和自己對話的習慣養成好久了,不吃的當天就清楚的傾聽身體的回應,很熟悉肚子沒有負擔的感覺,很慶幸自己熟練這種不吃的日常。

走進便利商店,買了一小罐優格,打算進辦公室搭配酵素食用,這是我週休二日除了酵素以外的食物。

過馬路後,經過麵包味琳瑯滿目的麵包店,回想起自己胰島素阻抗階段的身形,曾經是被麵包店勾引的男人,曾經是愛上肉鬆麵包的男子。

提醒自己,那是過去的記憶,過去消化道的細菌住民早已搬遷,健康的細菌家人拒絕麵包的誘惑。

 

週休二日的我們都還停留在人間,代表食物的誘惑都在,代表餵食的人都在不遠處,我的做法是,惦記著身體的需求,憧憬著沒有廢物的腸子。

人間是一種比喻,對照長斷食階段中的天堂意境,因為週休二日還需要意志力的監督,長斷食則進入完全不被食物勾引的非凡境界。

有些新人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我的教學經驗中不是這麼一回事,你不能從食客的觀點去揣摩斷食。

真要學習斷食的人不會先做最簡單的減一餐,意願明確的人只有週休二日和七日斷食兩個選項。

真有意願改善健康狀況的人不會等以後再說,真正聽懂斷食意義的人不會等有空再做。

練習和自己對話是伴隨斷食的另一種體驗,感覺身體在回應,收到身體的誠意,告訴身體會更努力。

 

我從有人陪伴到一人孤獨,對照出斷食的支撐力量,有人陪很容易做,自己一個人需要更強有力的自我對話。

夫妻一起做最幸福,夫妻情侶相互共勉成效最好,如果少了另外一半的支持陪同,就進來營隊,有一群人陪你。

一路以來體察人性,半途而廢的比例高,感覺斷食很棒的人卻遠離了自己曾經體驗過的美好,因為脫離環境。

環境是學習,環境是陪同,環境也是自己主動出擊的結果,斷食的日常連結健康的必然,斷食的環境見證斷食的養成。

早期和妻子一起週休週一和週二,我們相約每週三晚上在餐桌的相聚,不一定是多麼豐盛的餐點,卻是感動與感恩滿滿的時刻。

獨自一個人用餐少了那一份悸動,或許也少了感動,或許是習慣了,或許是需要有伴,或許只是缺乏愛的滋潤。

 

工作讓我學習到耐心,得不厭其煩的跟新學員解說,解答那些不斷被提出來的老生常談,得努力化解新人的恐懼和心魔。

曾經以「暫停鍵」解釋身體的需求,就是那種需要停下工作走到戶外歇息的強大呼喚,就是那種需要把腦袋放空,讓身心完全釋放在宇宙中的幻境。

曾經以「整修內部、暫停營業」解說斷食的情境,不是不營業,是期許整修後全新的營業面貌。

曾經以「土壤需要休耕,身體也需要休耕」解釋斷食的概念,和身體將心比心就能融通,理解腸道是身體的土壤就知道斷食是不可或缺的養生體悟。

熟練斷食也需要耐心,我們所使用的斷食材料出現奇妙的連結,發酵是耐心促成的工程。

持續做好一件不容易做的事最需要耐心,週一週二斷食行之有年,有時候會問自己何德何能,從上班工作的立場思考,毫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