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姊姊讀了四年師範大學,這是她在台北市住得最長的一段時間,結果當初她所熟悉的路就只有從家裏到師大的公車路線,這也幾乎是她讀四年大學的活動範圍。景氣差,為了節省成本,上班族有可能選擇假日不出門,平時下班後也盡量窩在家裏面;不考慮景氣,應該有不少個性孤僻的人除了上下班以外,沒有別的去處,尤其當電腦成了最佳伴侶之後,活動範圍除了交通路徑外,就是房間和辦公室。這是缺點嗎?不,不全然,這有對錯嗎?當然也不是對和錯的問題,這是人生閱歷的問題,這是思考深度的問題,這是人格成熟的問題,這是生命態度的問題,如果有人主張一輩子不需要任何朋友,我們也應該要尊重他,可是會有那麼一天,他內心在呼喚,他心底在掙扎,他的記憶充滿悔恨,為什麼沒有朋友可以說話、聊天、傾訴?

 

我是從人生價值面來談論這個主題的,因為太多人依循自己的性格來經營人際,經常以「沒有朋友」來消遣自己,結果這件事就會從藉口演變成為無法遮掩的真相。在同一間教室的叫做同學,在同一間辦公室的叫做同事,這些人際不一定會等同於朋友,因為當你不去經營,朋友就不會存在,當你不具真心,朋友也不會回應,所以以「沒有朋友」自娛就代表你不是朋友,因為沒有人把你當朋友。朋友的價值還是從精神層面看比較有所體會,有人關心你,有人重視你,有人願意挺你,有人願意協助你,有人願意陪你,有人願意聽你講話,最重要的,當你退休之後,當世界與你甚少互動的時候,誰還關心你的生活起居?想避開成為鰥寡孤獨之一員,是誰在陪伴著你?

 

我經常從「六度分隔論」來欣賞人際,世界雖大,人際卻可以無限延展,既然每兩個人之間只隔著六個人,要擁有豐富的人脈就看我們如何經營人際,就看我們以什麼態度來面對已經存在的人脈資源。所以當我們勇於走進陌生的世界,當我們善於運用與人際之間的連結,人脈已經是一個無限大的概念,好比腦細胞周圍的神經突觸,你不知道它們會和周圍的哪一個細胞產生連結,你不知道一個細胞可以串連出多少個細胞。我可以在一次演講場合認識一個新朋友,接著這位朋友介紹了十多位他的朋友給我;我可以透過寫作認識一位讀者,接著透過這位讀者又認識了數十位新朋友,當然,不應只是寫作和演說等途徑,關鍵在於有沒有走出去的態度和決心。

 

關起門來很容易,打開心門卻充滿障礙,世間上每一個物質都很單純,每一件事情都很簡單,唯一複雜的是人心,唯一麻煩的是私心,唯一困難的是小心,丟掉這些自我設限的包袱,走進人群,有機會可以擁抱想像不到的世界。可能只是一通關心的電話,可能只是一次友誼性的拜訪,可能只是機會性的一回寒暄,我們永遠不知道老天爺為我們準備了什麼神秘禮物,人生的機會原本都埋藏在間接的突觸之後,各位宅男和宅女,趁年輕,按下你開啟所有連結的按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