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學員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背景(年齡、性別、體態)相同的兩個人都存在程度相當的癌症跡象,一位經過檢查確診,另一位狀況外,兩人同步開始淨化養生,哪一位康復的機率大?」。確診那位沒有接受醫療處置,不清楚身體有狀況的那位當然也沒接受任何治療,他們倆人的差異就只有知道和不知道。被我引導的學員都很聰明的選擇後者,我內心的疑問是「他們是真的理解,還是被我誘導而挑選?」,真正的考題永遠是聽從身體的指引,還是把身體交給醫療?

 

在進入斷食生活之前,有人安排身體檢查,目的在前後的對照,我沒有太多意見,在我心中最真實的聲音是:民眾中醫療的毒很深,沒意義的動作重複做。我最常碰到學員把檢查報告攤在桌上請我幫忙看,裡面是琳瑯滿目的檢查項目,大約八成以上當事人看不懂,唯一能辨別的剩下數字的顏色。這一條路存在任人宰割的共同劇本,類似家裡要裝修,原本只有些許預算,在專業設計師設計說明後,多出好幾百萬支出。在醫院的領空中,我見證到除了醫療費用支出,還有器官摘除和身體一蹶不振的損失。

 

很多當事人在面臨診斷宣告之前,誤以為自己的情況應該沒啥大礙,哪知來個重重一拳的宣告,還來不及回神,就把自己的身體全部交出。說到此,我相信最多的疑惑停留在「做個檢查確認有什麼錯?」、「健康檢查沒意義?」,民眾不會理解的是存在檢查數據中所隱藏的商法,其實最大的問題根源在那個被不斷放大的重症行銷,民眾的認知中被置入各種披上恐怖外衣的病名。每個人都認為要確認才是正途,大家都不知道「知道」的破壞力無窮,放大知道恐懼感的可能是主治大夫,可能是病人自己,最有可能是愛管閒事的親友。

 

說到這,還有質疑很正常,因為從未進入身體之道,不清楚身體療癒實力的是腦袋的無明,永久收錄醫療教育所傳遞的正常值和正常程序,尤其不曾經歷高規格視窗轉換的,只有單一視窗看健康議題。舉比較容易對照的生活案例,故事主人翁是一位「知道」老公有外遇的女性,不以「懷疑」當動詞,因為身為枕邊人的高敏銳度。這位當事人開始收集證據,看不慣先生心虛又強硬的態度,生悶氣和發怒成為她生活的日常,夫妻兩人經常為芝麻小事大吵,除了個體漸行漸遠,健康也漸行漸遠。懂得裝傻的是少數,有認清事實的智慧更是少數,因此而變更生命視窗的更是寥寥無幾。

 

量測數字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對,問題是那不是養生的內容,領悟身體邏輯要從物理概念出發,不能固守在化學理論,而幾乎所有醫療的診斷依據都源自化學觀點,高高在上的醫師沒有時間思考、也不會理解的就是身體經營平衡的態度。何謂態度,說地心引力就懂了,那是什麼?根本不需要解釋,我們都知道那個力量橫豎都在。生物體的力量就具備類似的概念,它就在,一直都在,我在《幸福除垢學》的那一篇「它就在那兒」就是表述對它的尊重。你可以說那是法則,也可以稱那是一種態度,如果你對於人的禮貌有所察覺,有機會透過和身體對話收到身體遵守法則的態度,放到人際關係中就是成就大局的禮儀(英文適用 courtesy,不是politeness。)和智慧。

 

從醫療養成中脫離出來的我,怎麼看那些愛去醫院掛號的人,怎麼看那些動不動就要去檢查的人,就是在跳火坑,類似毒品上癮的人不由自主的前往進行毒品交易。

不要生氣,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跳火坑。

至少,先確定,而且要很確定,你對於自己的身體很了解,而且很有自信,在你走進醫院之前。

就,遠離那個虛假的崇拜天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