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互動中,在社交活動中,我持續關注自己的行為,期許不致於忽略應有的禮節,也期望持續保持最佳的態度。我發現,印象是很奇妙的東西,它很無形,卻很主觀,它很抽象,卻很有決定性,不小心留給別人偏向負面的印象,很可能定型之後變成食古不化的偏見,一時不察,可能要花上十倍的力道才扳得回來。對於初次見面,哪種狀況留下不好的印象?是那種表情很不尊重我們的人?是那種態度很游離而且漫不經心的人?還是那種口氣誇大而且肢體語言傲慢的人?答案或許見仁見智,我個人的經驗法則,是那種距離謙虛最為遙遠的人。

 

我這樣形容謙虛,因為謙虛是最難的修為,因為我們難免不謙虛,因為我們不小心就和自動和謙虛拉出距離。舉自己的例子,寫完一本書之後,朋友問我滿不滿意,事實上如果不滿意,何必出版?說出心裡真實的聲音:「滿意」,站在朋友的立場,可以解讀成自信,可是自信和驕傲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搞不好朋友其實收到些許自傲的訊息。平日只要外出演講,回到家多少要做心得分享,「講得如何」是老婆關心的問語,每次只要回答成「開玩笑」,或者直接從表情透露志得意滿之相,不小心收到的竟然是最親切的警告語:「有點驕傲呢」。

 

我期許自己謙虛,因為我沒有任何足以膨脹自己的條件,論知名度與暢銷程度,論賺錢與財富實力,從這些世俗的尺度,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可以炫耀的條件。重點是一旦情況不同了,出名了,富有了,走路就變得有風了嗎?這其實就是我長久要求並約束自己的品德,而說出來就多少有不夠謙虛的嫌疑。想到美國歷史名人富蘭克林「十三美德」的故事,這是針對謙虛最有意思的註解,原來是他個人深思熟慮後理出的「十二美德」,第十三項「謙虛」在朋友的建議下追加。富蘭克林要求自己每週確實執行一項,而且依序完成之後,重複美德之順序,分別是節制、寡言、秩序、果斷、節儉、勤勞、誠懇、公正、中庸、整潔、安靜、貞節和謙虛。

 

在確實執行出心得和成效之後,富蘭克林將美德的項目改成為「十二」,這是他的原始創意,朋友質問,得到最為經典的回答:「在執行這些美德之餘,我發現要謙虛是最困難的修為」。這就是我在每一種社交場所都特別留意的焦點,畢竟謙虛的尺度不好拿捏,一不留意就陷進「虛偽」的田地,處理得匠氣就顯得荒腔走板,表現得自然反而顯現出自信心,至於油門稍微用力踩,又是另外一塊令人不太舒服的姿態。試想有一群人,大家因為頻率相近而聚在一起,彼此又很認真的在謙虛上修煉,沒有人爭功,也不會有人諉過,很自然有一個完美的組織會形成,有一個成功的團隊會組成,透過群聚的力量和環境的感化,不謙虛的人不是被同化,就是自然淘汰。

 

知道謙虛很困難之後,謙虛已經不再是困難,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