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一句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問題總是出在「當下一定不知道」。掌握到好機會或者錯過好機會,總是一念之間,可是這一念如果是透過智慧的洗禮,而非靠運氣或手氣,機會將源源不斷出現。智慧有可能天生,大部分需要透過學習,學習要有充分動力,也要有心,包括人格的養成和知識的獲得,共同組成了智慧的儲備。

 

常覺得,「如何適應並生存在變革之中」為廿一世紀的人類智慧基調,「十年」是一個變化的基本單位,尤其光是這二十年之內,電腦的演變和發展所造成的改變,可能有不少人還適應不來,可是可別忽略那些順應趨勢的演變,清楚掌握人生和志業方向的人,我們也知道,太多人抵擋不住變化,被汰換潮流沖刷掉,兵敗如山倒。

 

還記得沒有Email之前,向國外訂貨仰賴傳真,訂單由電子打字機打出;雜誌社接搞多屬手寫稿,作者傳來之後還得交給打字行;美工完稿靠手貼搞和畫圖,製版廠有專責外務負責接稿和送打樣,如今一個Email改變了多少人的工作,一台電腦改變了多少工作的內容。因此,打字員沒工作了,不懂電腦美編的美工也沒飯吃了,這可是他們學專門技術時所料想不到的。

 

八○年代之前,瑞士的鐘錶市場佔有率為全球的七成,可是八○年之後掉到一成,幾乎是在一夕之間,電子錶橫掃全球鐘錶市場,以日本「精工錶(SEIKO)」為首的製錶工業取代了傳統鐘錶,五萬名瑞士製錶工人的專業淪落到乏人問津。這個故事是不是提醒我們,關起門來埋頭苦幹,完全不問世事,老命怎麼丟的可能都不知道。尤其生存在廿一世紀的今天,資訊的流通已經無從絕緣,今日的富翁有可能會是明日的乞丐,如果他堅持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法。

 

曾經一度人滿為患,內湖萬客隆倒閉時,我們都訝異,仔細想想,只是「便利性」一點因素,內湖舊宗路商圈輕易取代了萬客隆;全美連鎖「陶兒音樂城(Tower records)」大手筆進軍台北,前有台灣獨特唱片市場結構的牽制,後有電腦MP3的潮流追殺,經不起連年虧損,狼狽撤軍;再看傳統錄影帶出租業,現在如果堅持靠VHS營收,有機會存活嗎?相片沖印業假如拒絕數位,堅持靠賣傳統底片維生,賺得到錢嗎?還記得以往北高航線熱們的盛況嗎?如今當高鐵的口碑和安全性已通過考驗,他們如果堅持不採取因應之道,行嗎?

 

《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為冷門商品點出一條活路,提醒我們活絡的網路平台早早改變了市場結構;《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揭示了偉大的全球合作平台,預告網路世界的無限可能;《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為新世界的競爭下了全新的註解,也預言趨勢將為偉大的自然法則要回長久被人性蹂躪的顏面;《十倍速革命(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早已提醒我們「策略轉折點」的關鍵性,頑固不靈的終將被市場唾棄。

 

如果你是上班族,你有眼光預言公司的未來在何處嗎?如果你的公司夠大也夠穩,請問你的工作穩當嗎?取代性如何?你一定坐得到老總的位置嗎?還是你只想走一步、算一步,未來的事未來再說?如果你是中小企業老闆,你的未來藍圖在哪?有長期栽培員工的計畫嗎?接班人有譜了嗎?還是你也打算走一步、算一步的經營公司?每一件事情都得考慮後果,生涯規劃更是馬虎不得,生長在這個變化多端的年代,具備看懂現象的能力已是必要的專業,懂得順應趨勢的會是最後的贏家。

 

你知道現今美國已有半數為自己工作,或自組小型公司,其中又有過半數已經在家工作,《財富第五波(The Wellness Revolution)》的作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為「舒活族(SOHO,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主流趨勢做出明確的預言,就因為個人電腦的方便性,「生意」已不再是大公司的專利,皮爾澤提醒我們,去看看大公司的電腦設備,三年、五年、還是八年?不要小看這些資訊,很多公司換不起新設備、新軟體,可是你的家用電腦每年都在更新,趨勢已經把優勢送給了個體戶老闆,我不認為你會願意上一輩子的班,或許你的觀念應該換新,或許你的視窗應該改裝,很多偏見是不是跟著別人起舞?是否該認真思考一個「人生新計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