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研究人類的胰臟體積,發現逐代在增大,這是器官過度工作的表徵,另外一個角度,也是人體對於熟食的適應。因為適應,所以我們可以吃熟食,不致於因為吃熟食就不舒服,胰臟和肝臟承接了分解食物的重任,身體適度調整了蛋白質建材的分配,犧牲了一部分暫時不會危害生命的程序。這就是身體的權衡,是不得已而求全的因應,免疫系統的後援也被適度調遣,輸送毒素的專車也被勒令暫停出勤。

 

幾百年了,或許也超過好幾千年了,熟食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人體內日間與夜間的代謝動能逐漸在調整。吃與不吃之間還是維繫著穩定的平衡,可是變動和干擾因素確實存在,食物過度加工是一,食量持續加大是一,吃的頻率持續加快是一,不間斷的吃是一,過度仰賴澱粉類主食是一,含糖食物和飲料充斥在生活中是一,食品大量取代原始食物是一。該省思的是我們,這些因素從四面八方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起居,對於自己的生命,我們逐漸失去了主控權。

 

近百年的人類科學發展中,曾經花很大的力量試圖殲滅細菌,也同時花很大的能量去創造維持生命的食物。人類一度以為控制了細菌,結果證實細菌才是控制方,是細菌掌控了人類,有趣的結果一樣發生在食物上。人類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料理食物,最後人類順理成章的享用食物,事實證明這不是真相,事實是食物擁有人類,食物控制了人類,就在我們享用美食的時候,是美食擁有我們,不是我們擁有美食。

 

飢餓感是食物的作品,飽足感理所當然是食物的傑作,身體內多出很多不由自主的傳導,內分泌系統執行非自願的任務,脂肪系統也加入因應食物而產生的激素釋放。吃與不吃之間從此難以平衡,身體有清理不完的垃圾,這是吃與不吃之間失去平衡必然的結果,就從被食物控制之後,餐桌上少不了澱粉類食物,人體內留下高升糖的足跡。追蹤歷史軌跡,熟食的比重難辭其咎,人類身體內幾乎都是高胰島素的痕跡,胰島素操控脂肪的轉換和儲存,擴大的真相是胰島素已經操控了人類的行為和體型,最不樂見的是遠離了健康。

 

人可以思考判斷,也有意志力,這些心智能力應該就是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可是光是吃的行為力就失去了自主能力,意思是內分泌系統已經不再是內分泌系統,我們的思考已經不是正常的思考。可以審慎觀察身邊的所有關於吃的面相,同時也用心體察身體的每一個訊號,如果身體真不需要那麼多食物,如果人體並不適應這麼大量的熟食,那我們每天吃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會是如何?

 

熟食對於胰島素的釋放產生影響,葡萄糖則放大了胰島素的效應,我們長期被教育留意後者,忽略了前者,就好比被教育關注營養素,卻忽略了熟食所製造的消化負擔。確認吃與不吃早已失衡,我們必須進行減少吃熟食次數和食量,進入間歇性斷食的範疇,把打擾身體的機率降到最低,好讓內分泌回歸內分泌,免疫回歸免疫,食物回歸食物,消化回歸消化,最後就是身體回歸身體。

 

我們的身體可以處理熟食,必須是微量的熟食,是理性控制範圍內的熟食,不能是反過來要吞噬身體意識的熟食,也不應是鋪天蓋地掌控思考和情緒的熟食。再複習一次,吃三餐而且是全熟食,這是加速身體敗壞的習慣,是終將導致內分泌豎白旗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