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動機勝過教專業知識
到豬排店用餐,你點了一份豬排鍋膳,整組套餐上菜,白飯和豬排鍋膳分開。
這是新穎的日式豬排店的餐點設計,卻是傳統的飲食方式。
喝完味增湯後,我吃了泡菜和生菜沙拉,盤子上剩下白飯和豬排鍋。
不論你是把白飯倒進鍋內混搭食用,或是邊吃豬排編吃白飯,這兩者一起食用是享受這份餐點的樂趣。
假如你接受一些養生教條,必須先把蛋白質肉類吃掉,然後才能享用白飯,換成是我,最後餐桌上會剩下一碗白飯。
為了不升高胰島素,很多人採取類似的飲食方式,你可能求得了心安,可是胰島素依然在飯後上升。
把養生教得很學術不是我的意圖,把健康搞得很拘限也不是我的目的,總覺得這些醫師或是專家因為專業而忽略了生活樂趣。
其實我最想知道這些教餐盤分食法的老師們私下怎麼吃,他們如果不是這樣吃,代表他們把學習者當成病人,而他們自己是健康人。
教育最大的問題就在分類,把學生分等級,網路上充斥著特殊病患的飲食方式,這些教材的發明者出現嚴重的動機錯置,他們忽略身體的一致性。
最常見的分類其實是腦袋的意圖和身體的能耐,分盤飲食的作法就是用腦袋去解決胰島素升高的狀況,它們忽視了身體調降胰島素的能耐。
真正問題的根源不在吃什麼和怎麼吃,在吃,因為你只要吃,胰島素就上升,你只要不吃,胰島素就不升。
我們必須從身體的思考邏輯去執行,順從身體的能耐是養生的大方向,關鍵在不吃的時間延續,不是胰島素上升的幅度。
糖不好是真的,糖吃太多對健康不利也是真的,這個原則必須守住也是真的,唯獨你的身體還是需要糖,唯獨你還是會吃到糖。
水果不能多吃是真的,台灣很多水果都很甜也是真的,你卯起來吃很多水果對身體不好也是真的,因為你的肝臟處理果糖的負擔會很重。
水果提供豐富的酵素是真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生命力也是真的,身體需要水果的生命力和營養素也是真的,適量吃水果也是必要的。
米飯麵食多吃對健康不利是真的,精緻澱粉所供應的葡萄糖容易造成脂肪囤積也是真的,重點是你可以限制自己少吃或不吃,但是你無法壓抑身體期望補充一點葡萄糖的慾求。
生酮飲食的發展提供養生之道一盞明燈是真的,因為生酮飲食而讓身體大量用脂肪對健康有利也是真的,可是無條件強迫身體只用脂肪會引起身體反制也是真的。
古人說中庸的道理我們或許沒有精通,身體講究平衡的道理我們或許也沒有搞懂,人類經常自作聰明,人類或許認為聰明的大腦無所不能,可是人類不小心就忽視身體的力量是真的。
方法和習慣熟輕孰重,如果方法可以形成習慣就是兩全其美,教一堆方法而無法養成習慣,那就是枉然。
我們都曾經透過特定方式養生,或者補充特殊營養補給品期許對身體有助益,那個階段的努力是否有意義,通常沒有概念。
由於一段時間的努力付出而晉升,感覺努力就很有意義,苦讀幾年依然未能考上證照,那幾年的努力有沒有意義,只有自己最清楚。
由於自己進修的需要,我在網路上聆聽觀賞很多資訊,試圖以最客觀的立場吸收知識,所謂客觀是從民眾的立場。
很專業或是很熟練的養成習慣,在我眼前的個案中是不同的兩回事,就輔導員的角度,民眾需要的是願意做,而且做得來。
只有一種路徑屬於所有人的共同,就是身體所主導的優先順序,大禹良典所主持的細胞自噬實驗證實間歇性斷食的功效就是明證。
專業不等於健康,醫生不代表身體就健康,如果這是你我的共識,那麼我們該學習以及看齊的專業在何方?
你一定有類似的經驗,找眼鏡找了老半天,發現就戴在自己鼻樑上,找不到信用卡之後緊急報遺失,回家後發現它躺在自己桌上。
迷路之後找到回家的路是身為人的基本考題,我們遲早要通過這一關,可能迷走了半世紀,發現尋尋覓覓的所有一切都在自己身上。
「我們餘生不多了」,這是小我十歲的瓊如老師給我的忠告,老師每一次見面都奉勸我丟掉我很堅定的執著。
《幸福除垢學》應該是我最後一本養生著作,不包含我和蔡凱宙醫師即將合著的作品,除非曾經對彥學和笑笑允諾的一本很重要的書還有機會醞釀。
我相信當我更輕鬆自在,自律養生會更加熱絡,我們這個大家庭將有機會形成你我想像不到的Selfasting 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