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之道
收到一張名片,感覺印象還不錯,很本能把資料輸入到手機裡,唯恐不夠明確,還加上註記,註明公司和行業別。三個月之後,看到自己手機裡這個名字,他是誰?這是什麼公司?我在哪遇到他的?果不其然,這個人不會打電話給我,我也不曾去電給他,因為他是誰我都不知道,要談什麼?重點不在他在手機的資料庫佔了一些空間,而在我腦中的記憶庫,把資訊放在一個隨著時間會逐漸退色的檔案中,可能是重要性不足,可能是沒有經過圖像去轉化,可能沒有獨特的事件來強化。例子是一個人,一位緣份很淺的朋友,可是也有機會是資訊和常識,聽過之後儲存,學過之後留置,很有可能,我們把這些資料解讀成知識,至少不會否認自己知道,是的,我們最通常的說法就是「我知道」。
其實正確的說法是「我知」,不,應該是「我曾知」,不在記憶體中的東西,哪能算知道?很快就忘掉的事情,哪能說知道?知是知識,道是執行,是做,是把事情完成,可以說出「我知道」的事情其實是少之又少。舉抽菸的例子,有哪位抽菸的仁兄仁姊不知道抽菸有害身體?這是基本常識,反覆提醒得到的答覆肯定是「我知道」,可是知道理應包含戒菸的動作,這種「知道」不能算知道,這種「知道」其實是「不知道」。從年輕父母即勸告要存錢,我的回答總是「我知道」,可是存錢存沒幾個月,又是一筆支出遠遠大過於收入,存款隨即被自己提光,理論上,我必須透過存好的錢去賺錢,結果當然是錢永遠不夠,因為我不知道還存在無止境的慾望,因此存錢這檔事長久都是「不知道」的事情。
我講授健康,行銷保健之道,對於「知道」體會不可能不深。畢竟提到健康,關心此議題的比例很高,尤其年紀大的人,尤其健康已經出現警訊的人,健康很重要,他們心裡都默認,他們嘴巴都承認,可是他們的行為都否認。我在自己的書最後一章以「就是要執行」為標題,內容之中充滿「沒得商量」的動能,因為經驗法則通常是這樣:聽過講座之後認同,閱讀書之後認同,代表共識是有的,只是共識只到達認知的淺層,要改變飲食習慣,做不到,要變動生活作息,辦不到。我們心裡最底層明明有強烈需求,上層卻出現干擾的聲音,有些指令來自於習慣,有些訊息來自於慾望,有些訊號來自於記憶中的美好和滿足,這一切都導致不健康,而我們卻緊緊擁抱著。眼神還是渴望要健康,嘴巴還是頻頻肯定健康的無可取代。
紀律好嚴肅,規範好干擾,可是美好人生好遙遠,身體健康更是遙不可及的目標,結果人生總是乏味,身體總是病痛。問題也許就出在我們把資料放錯地方,腦中其實有一個記載「知道」的寶庫,就是會嚴格執行所儲存進來知識的腦中樞,就是會嚴厲要求自己信守承諾的指令中心,問題是我們經常不願意承認其存在,問題是我們習慣性的忽略其吶喊,問題是我們根本就搞不清楚「知道」的意義,我們從來就不知道「知道」還有其深層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