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看過這種畫面,在餐廳用餐的隔壁桌兩個人搶著埋單,最後當然有一人在收銀台達陣,或許這位仁兄也從未打定主意要付錢,只是碰到搶付錢的另一方比他還不積極,有趣的是沒能爭得「埋單權」的人出現訓練有素的基本動作,就是手放到口袋後,錢包永遠掏不出來,最後終於如他所願留在座位上。通常我們欣賞這種戲碼,習慣性為兩個角色貼標籤,一個叫「小氣」,另一個叫「大方」,雖然我們不知道小氣的一方是否深感慶幸,我們也不知道大方人士付了錢之後是否幹在心裡,可以確信在生意場合中面子超重要,要求「去荷蘭(Go Dutch)」很不給對方面子,也不全然滿足自己裡子。

 

學生時代聚餐最實際了,擺明沒有人是大哥,「各付各的(去荷蘭)」是基本共識,20 個人聚餐,餐館經常收到一疊百元大鈔和銅板。可是我卻打從大學就當慨子,只要周圍有家境不寬裕的同學,我總是主動辦理,也從來沒有爭議,還記得一位經常和我混在一起的死黨,我三天兩頭塞錢給他,對方偶而推辭,我總是一句話擺平:「有錢再還」,結果當然很明確,也就是「看著辦」。慈善事業做久了,如今一把年紀看這種事,自己自有一套哲理,其實大方就是要乾脆,借錢要有做善事的承擔,投資要有賠錢的最壞打算。在對別人好的同時,心裡面如果預留別人感恩回報的空間,通常就是糾紛爭吵的開端,這就是現今社會氛圍中天天上演的「預期之後的失落」,不是對別人好不乾脆,就是接受施捨視為理所當然,結果是大家都不爽。

 

十多年前,我因生意調頭寸的需要而接觸一些有金融關係的人脈,其中一人經營夜店,是公司同仁的老公,有幾次機會我走進了酒店,親眼目睹真正的酒國文化。我至今無法適應酒店裡面大爺的大方程度,每一個人準備一疊百元鈔放在桌上,小姐每倒一次酒就可賞一張紅色鈔票,那可是面子照顧周全的一刻,後來有機會知悉公司業務經理每個月酒店帳單的金額,那可是裡子無法因應的頭疼,我從此對這些朋友的賺錢手法起了問號,生意或許可以在把酒言歡中成交,我卻堅信由酒癮堆積出來的面子成本,遲早要毀掉一個人的信用,或者是他的一生。幾年前我身邊帶著一群年輕人,關鍵場合我付錢的手不曾手軟,因為輩份總得打理應有的責任,可是當更大方而且對等的角色出現時,年輕人口中的大哥突然變成了大姐,那個時刻,「情份」、「忠誠」是字典裡找不到的名詞,我終於了解,原來「大方」和「小氣」還是會有殊途同歸的一天。

 

這個議題是否牽涉到一個人的本性(Personality)和成長背景?我相信兩者都貢獻了一些因子,人總在最艱困的時候才徹底覺悟,打腫臉充胖子毫無意義,只照顧面子而完全忽略裡子的結果,常常是面子丟了,裡子也沒了,或許我們都不願意和只顧裡子的人做朋友,可是他們忠於本來面貌的特質卻相當值得學習。生命總是交代我們要真實呈現,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有能力就有能力,沒有能力就沒有能力,最後面子裡子都顧到的永遠就是「實話實說」的人,「小氣」和「大方」在我們一生多次狹路相逢,終究要體會,在務實人生裡,它們不過是虛擬世界裡的短暫幻覺。

 

我搶著埋單,如果是預設別人不方便,我說過,那叫「鄉愿」,如果是避免尷尬,能力夠還好,沒能力就是「充胖子」,如果是職責,是必然的事,那就歡喜甘願。約定和朋友見面,除非講好誰請客,大夥都約在自己到櫃台先埋單那一種地方,連主張「去荷蘭」的機會都沒有,哪還有面子裡子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