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
記得前一陣子一位崇尚生酮飲食的醫師因肝膿瘍而去世,媒體以斗大的標題把新聞和生酮飲食結合,不知道這是媒體主事者不清楚其社會責任,或是今天的媒體就是這樣漫不經心的處理新聞。這則新聞到底想表達什麼,是生酮飲食造成健康危害嗎?是醫生也會生病嗎?是醫生反而短命嗎?或者是一位良醫通常會忽略對自己的照顧嗎?推敲媒體處理新聞的心態,聳動性要足夠,話題性也要夠,問題是: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前天有一位藝人辭世,在新聞跑馬燈中出現「拒絕化療」幾個字,八年是他確診大腸癌後的時間,如果接受化療,是否有可能比八年還要短?是媒體總編的主觀意識,還是他們試圖把拒絕化療和死亡連結?問題是接受教育的大眾收到了什麼訊息?如果你找工作的目的只是想要有一份薪水,那這份工作就不會太長久,如果你接受治療的目的只是想多活幾年,那治療的意義就止於此。媒體的目標是收視率和廣告,新聞取向是製造話題,最好多加點血腥味,坐在電視機前面的我們得到了什麼?
活著,不會只是為這一刻,也不會只為今天,這一刻是收視率,今天是薪水袋。我們都憧憬未來,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綻放,如果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我們的中心思想只是要確認一息尚存,那根本不需要養生,反正不管怎麼吃,明天都還活著。真相是我們的做法距離夢想有一段路,我們腦袋的想法和心裡面的價值相距甚遠,最可怕的是我們很可能都忘了自己,做的是別人的要求,走的是別人鋪好的路。
我們讀書求學,希望增長見聞,希望增強自己的能力,可是觀察到的可怕現象是我們的能力逐漸遠離了自己的天賦,我們的行為逐漸疏離最無瑕的本我。離家是我從小就必須面對的現實,必須前來台北就學,必須在台北生根,後來發覺已經回不了家,因為我的家鄉沒有我的發展和生存空間。我們都必須認清楚身體是家,我們都必須回家,必須以身體為家才有營運健康的機會,這不是口號式的呼籲,不是知識性的語言,必須是進入行動後的感同身受。
從接受斷食和身體不可分割的關係,之後就是一系列的人性考驗,從和自己的對話到輔導學生和自己對話,每一個案例都是獨立的劇本,深入剖析,就只有要與不要兩大族群,也就是願意改變和不願意改變的分別。主觀意識很可能盲目,或許盲從,或許思考僵化,它左右了意願,決定了生命的天空。我體會到堅強與軟弱之間只有薄薄的一面牆,在養生的領空中,居然就是吃與不吃之間的取捨,在身體的原始設定中,就是餵食與斷食之間必要的平衡。
斷食,不是為了今天,也不是為了明天,為了提升生命品質,也為了長長久久的未來。常被學生問到適合斷食的狀況,包括年紀,也包括慢性病,我的回答濃縮成三個字:當事人,只要當事人理解,只要當事人有意願,只要當事人動機明確。斷食不是治病,是把身體歸還給自己的身體,是按下暫停鍵,把健康的權利還給身體。沒做的就只能想像,做了才進入體會,不願意做就永遠隔著那一面牆,身上的傳導是食物的傳導,腦袋的認知是傳媒的認知,意志的驅動是離家的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