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你發現一陣子沒消息的親友突然找不到人,也就是毫無預警的不讀訊息,你可能得更積極確認對方的狀況。

說這些總是有危言聳聽的嫌疑,可是在密集的證據圍繞下,真得需要很認真的評估任何可能性和風險性。

先說,沒有人刻意要害誰,我們也不隨著一些「人類毀滅說」起舞,說這些也不是要找誰算帳,重點是你不應永遠在狀況外。

如果你這一刻的認知依然保留任何一絲疫苗的合理性,我真心建議你靜下來回想近期的異常,關於路上呼嘯而過的救護車,也關於資訊平台對於名人生病或死亡的報導。

所謂名人,包括歌手或藝人,也包括運動員或政治人物,也包括國內或國外,只要是多數人認識的人。

這是機率指標,請務必很審慎的思考自己和相關資訊的距離,這不是別人的事,是你自己和家人的事。

 

我在書上談過,開抗生素處方的醫生沒有害你的意圖,可是這些藥物造成了傷害是事實。

政府宣導疫苗從公衛的角度可義正詞嚴,當然沒有傷害民眾的意圖,可是當這件事需要大規模善後,政府也有責任。

談相關議題最怕被泛政治化,這不是政治議題,從市場面論述就很難善後,因為牽動太多面向,從養生的角度去論述是唯一正途。

我多次撰文強調,只要雲遊於身體之道中,一定有機會領悟疫苗不正當的角色,唯獨對於多數完全缺乏身體意識的民眾來說,這是天方夜譚。

人類把施打疫苗充分合理化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九成以上民眾毫無防衛意識,從來不清楚這是一件非常需要評估風險的事情。

曾經,我們把疫苗的種類和製程視為關鍵因素,因此分析了品牌,也統計了各種品牌的後遺症比例,可是真正影響面早已超越了品牌和種類。

 

先不談細節,只做必要的提醒,我曾經在文章中提過「雪丁(shedding)」,這不是正規的翻譯,比較正式的說法是「微粒脫落」。

針對雪丁,我建議有興趣的人要去看疫苗後遺症研究的報導,不要聽主流論述,因為不承認不代表不存在。

環境中的微粒傳染很難讓局外人第一時間採信,全球因餵母乳導致嬰幼兒死亡的案例已經有可觀的案例,沒有和疫苗連結的案例保守估計是證實和疫苗有關的好幾倍。

真相在母親體內的棘蛋白,我們因為太小看這種危害,才導致血液以及體液中的疫苗效應在人與人之間流傳,包括輸血,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行為。

雪丁的證據擴及空氣以及近距離透過呼吸傳播,初期研究人員宣稱在打完疫苗的一個月內最具傳染力,可是由於傳染的媒介和機率重疊,時間早已不具備任何意義。

所以,假設要你遠離打過疫苗的人,你覺得有可能嗎?那麼,接下來的議題是戴口罩有用嗎?

 

如果我說戴口罩不是根本防治之道,針對這樣的局面,我們都應該把思考拉回到最源頭,也就是我不斷在課堂中和學員溝通的兩個議題。

首先是,為什麼要打疫苗?然後是,疫苗為什麼會存在?

如果你修養生學分,修到去打疫苗,那麼真的很抱歉,你應該省思:你到底修的是什麼?

如果你此刻還是疫苗派的一方,那麼,我要麻煩你多看看保險公司理賠數字,應該要正視此議題的是保險公司,因為他們是處於弱勢而且無辜的一方。

因打疫苗而引發癌症,保險公司就得從癌症的保單去處理,因打疫苗而造成心血管相關病症,保險公司也得就相關證據去理賠。

我沒有談防疫險,這一刻談這件事,當初業績暴增的業務員如今是情何以堪,可是整體問題的重點不在防疫險的錯估形勢,在醫療的夜郎自大。

 

把結論拉到斷食,如果你學過斷食,也深度體驗過斷食,可是你依然小看斷食,那我還是要提醒你把學分修完。

記得我在《幸福除垢學》書上寫的「不做的結果」嗎?現在民眾所面臨的正是這個議題。

今年知道要把握機會做淨化以及長斷食的學員都被我提醒過,不用去評估做了有沒有效果,你就是要相信身體對於你的努力會強烈回應。

外面的世界是渾然不知的多數,疫苗後遺症在人體內,也在空氣中,也在依然堅持要打好打滿的思考中,當然也在醫療院所的鼓吹中。

最後提醒,無預警就是無從預防也無從預知,每個人都有豪賭的權利,手氣好或不好就是機會與命運二選一。

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被連結到疫苗,這個舉止或措施已經往災難發展,可是視而不見的仍然是多數。

 

你可以堅持與你無關,甚至依然高舉醫療至上的大旗,可是我真心奉勸你: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