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考的考場中,我審慎答題,心情平靜的檢查過所有解答,然後自信滿滿的走向前,把答案卡交給監考老師。類似的場景不停的在自己的人生重複上演,小學有大考,國中有大考,升高中有大考,升大學有大考,轉學有大考,當預官有大考,拿執照有大考,這些考試似乎沒得選擇,你非考不可,這是出生之後橫豎都在你眼前的軌道。這些決定你名次、職級、資格、升遷與否、錄取與否的考試,共同的標準是制式的答案,老師手上有標準答案,聯招會手上有標準答案,似乎不信仰標準答案,你不會有亮麗的人生。脫離考試的生活之後,晚上睡覺不時就會夢到在考場不會答題的窘境,只有一種解答,也是標準答案,就是標準答案所賦予我們的標準壓力。

 

解答之前都需要經過思考,尤其是數學或化學,有沒有看過題目直接反應出答案的?在我們的求學過程,不需要懷疑,很多資料被裝載在短暫的記憶體中,我們自己很清楚,這是完全為了應付考試而做的裝填。記得小時候讀書有一種方式,就是拿著書本在房間來回走動,嘴巴大聲把課本裡的文字朗讀出來,國文這樣讀,歷史這樣讀,連地理都這樣讀,記得大學聯考三民主義幾乎考滿分,可是我早忘了學到了什麼。小學第一名畢業,印象中聽話、取悅與滿足父母親的動機勝過於一切,這是就學與讀書的標準答案,這是人生奮鬥的標準流程,規矩是很重要,紀律是很重要,文化因而創造出各種框架,卻也框住了學子的思考空間。

 

寫過「人生公式」,因為體驗到那種安排好的標準路徑,那是規定好的傳承,那是你活著就不可能改寫的公式。所以在讀高中的年代,只要有企圖心升大學的幾乎都得補習,最基本的是補英文與數學,記得我當年還追加化學,這一切記憶提早在自己的小孩身上發酵,只是一個什麼都還懵懂的小學生,他要接受的補習課程有老外教英文、功文數學、打擊樂器、鋼琴,這一切功夫也只是強迫裝在短期記憶中的「標準答案」罷。對於人生,我們有多長的時間是那麼的無助,內心的渴望是被封鎖的,思考的自由是被限制的,發展的路徑是被安排的,成就的空間是被隔離的,我們被賦予太多標準答案,我們成長在一個處處是標準答案的世界裡。

 

寫過「如果心想事成才是科學」,其實是體驗到意念的威力,其實是體驗到無形的存在,其實是看到科學的荒唐與執著,其實是目睹科學的完全不科學。科學是最重視證據與數據的學問,科學是最講究論證與驗證的科目,其實科學在某種程度已經大大阻礙了哲學與生死學的發展,精通科學的把自己框在科學的鐵架中,不在科學領域的人也把科學當成神壇來崇拜。有沒有可能,科學只是我們發明出來滿足自己的標準答案?對於熟稔前世今生與生死輪迴的人來說,真正的標準答案卻可能是令世人嗤之以鼻的荒謬解答。

 

活一生,有一個時刻,我們都要面臨「我為何而來」的思考,我有我的標準答案,你有你的標準答案,只是我們的標準答案還不一定是最正確的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