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談保健養生,1945年到196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成為市場主軸,今天,這一批人依然是全球經濟實力的重要樞紐,包括還在職場上的,以及已經退休養老的。我是「這一批人」的一分子,中年是人生相當重要的關卡,如果人生不在中年步入高峰,還等何時?我相信自己走過和同梯的多數完全不一樣的道路,「高峰」出現迥異於他人的定義,或許在人生落幕之前才能定稿,簡單說,我把中年拉長,把老年延後,「高峰」合理化延宕。這一切言論都在為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年邁的雙親找台階,雖然是父親比我會賺錢的事實延誤了扶養的交換,人生回憶錄少不了這一段,身為長子的失職與不孝。

 

不是找藉口,可是必須探討原因,支援家用的需求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或許也是一種責任的養成。這一塊,對很多朋友來說,幾乎是人生的大半,放在我的人生故事中,父母親的寬宏大量解除我這則義務,我得到全力衝刺事業的指令,不僅如此,財務的後盾即使沒有首肯,也都在彼此的默契之中,回想起來,我幾乎不是嬰兒潮一員,我是他們的下一代。人生的藍圖如果是這樣美好的充填,我的解讀就是坑洞或是懸崖只是還未到來,好聽的說法是「好戲在後頭」,實際上就是「災難臨頭」,好幾波的難關都在警告我修正財務觀念,不一定當闊少爺,卻一直是個爛好人。

 

理財是現代人重要的生存技能,回顧人生路,有太多機會可以擁有財富,卻一直被自己的企圖心蒙蔽,年輕時沒能體會,其實理財就是觀念與時間的累積。因此,距離退休尚有一大段時間與空間,意思是「革命尚未成功」,即便方向已明確,依然是陀螺一只;即使樂在其中,我設定自己還在打拚階段。必須承認,我們這一代好尷尬,養自己已經夠辛苦,還得適時扶已經長大成年的下一代一把,尤其扶養上一代的職責又早已降臨,這不就是「蠟燭兩頭燒」和「夾心三明治」的真實寫照?多少人開嬰兒潮玩笑,形容我們是「扶養上一代的最後一代」,同時是「被棄養的第一代」,聽來即便慚愧,還是滿滿責任。

 

如果歷史上出現這麼一世代,必須靠上一代維持呼吸和心跳,同時並不準備扶養及回饋那辛苦的上一代,你說他們真絕情,似乎也是,可是以物價的成長對應他們賺錢的能力,這是他們無法掙脫的現實,應該探討的除了努力因素,環境不應負點責任?從經濟發展層面,一個國家出現能力被壓縮的一代,一個國家出現經濟力斷層的十年或二十年,政治面不應負些責任?相對於「棄養代」的顯現,應該有所謂「自力更生」的上一代,或許「被棄養代」也是一個被討論的名稱。我自己的人生路其實見證了這一切詭譎的發展,有學習,也有摸索,其實早已陷在漩渦中,理性研判,早一點吃到苦的比較有機會跳脫時代的陷阱。

 

到底時代的巨輪要教育我們什麼?依人類的倫理面,「棄養」明明就不應是一種生存方式,另一個角度,不想「被棄養」,該具備什麼條件?或許未來人類的每一代,「自力更生」就是基本要素,「棄養」或「扶養」的勢力發展或倫理教條,就在這一波經濟力的「刻意低迷」中式微,希望和敬老尊賢無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