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讀大學,我不會選擇理科,我選擇商科;如果把專業技能列出優先順序,我把「理財」排在首位;如果會賺錢和會省錢之間做出排序,我的優先選擇依然是「省錢」。這些體會是多少生命歷程堆積出來的?當然是無法估計的繁複和冗長,可是我不會欣賞守財奴式的省錢法,除了節省開銷外,可以將有限的資金投入複利的產值,或者利用有限資金購買房地產保值,甚至創造出可觀的利潤,都是我非常欣賞的理財模式。其實說穿了,「時間」就是人生最大的資產,會理財的人將時間的價值善用到極致,省錢的人運用時間的威力將小錢累積成為大錢,金錢觀正確的人經由時間的延續為自己的財富加分,我們不懂這門學問的人透過時間拉開了與別人的距離,原地踏步就是扣分,亂花錢的結果就是絕對的負分。

 

近年來賺錢不易,省錢的道理很多專家在主張,媒體也塑造了很多位「省錢達人」,這些省錢專家清一色節省小錢,省大錢已經是理財的範疇。我們比較不容易發現的就是節省小錢的威力,譬如每天省下十塊錢的威力,換一種角度思考,每天存下十塊錢,透過複利模式投資,這種定期定額的理財概念經過十年、二十年之後,即便把通膨因素都計算進去,累積出財富的威力是會嚇死我這種原本缺乏理財觀念的人的。最近跟一些前輩學習理財,得到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數字化」,放大到日常生活中的開銷中,當嚴謹的做流水帳,把一筆一筆花費記錄下來,什麼事情發生了?什麼結果出來了?為什麼錢賺得比我們少的人比我們有錢?為何生活節約的人都比較富裕?提醒自己非想通不可,關鍵都在省小錢,就是那些非常不起眼的任意開銷。

 

最近閱讀美國房地產理財專家巴哈(David Bach)的文章,原來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是一種重要的理財工具,也就是任何時機都是存錢買房子的好時機,而自備款就從平時一點一滴的節省得來。租房子在我們看來是權宜,是不得已的過程,可是在專家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理財零分,因為過程沒有保值,也就不可能致富,我們一般人往往被頭期款的龐大數字阻嚇住,而不會思考保值標的物的無窮威力,我們總是忽略開銷省個五年就可以買房子的事實,這是以小搏大,這是螞蟻搬大象,這是把物理的槓桿原理放在投資理財中的附加效應。

 

約懂理財又很節省的朋友建忠在星巴客見面,事後他說要不是我約,他一定不會去星巴客,道理很簡單,這種花費對他來說就是浪費。深度鑽研巴哈的理論,一樣找到接近的足跡,原來省錢就從「拿鐵因子(Latte Factor)」開始,因為我們總是分不清楚「需要(Need)」和「想要(Want)」的差異,「拿鐵因子」的精髓就是看清楚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跑哪去了,想想看每天省下一杯拿鐵咖啡的開銷,一個月可以省下多少錢?一年可以省下多少錢?其實我個人可以省下來的「小錢」很多,也很可觀,除了咖啡錢外,買了沒什麼聽的CD、買了沒什麼看的書、油錢、停車費、可以利用反面的印表機紙張,還有出差偶而可以不搭高鐵,我經常為了和時間拔河而忘了節省小錢的意義,「拿鐵因子」是重大的啟示。

 

有做退休規劃嗎?先想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差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