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後,每天出門前,望著屋內的所有物品,多半是我的藏書,心中想著:希望今晚回到家時一切如常。這些物品歸我所擁有嗎?每一次的天災都在提醒我們並非如此,我們只是暫時保管這些物品,上蒼隨時可以將之回收,只要幾秒鐘的天搖地動,一切的擁有瞬間不再是擁有。

 

驚悚的畫面陸續在網路中放送,就是前後幾步路的距離,前車的遭遇是車毀人亡,後車即使保住了性命,也是傷痕累累。我們一行八人原本就規劃地震當天的25天後前往太魯閣,也申請了目前已不存在的錐麓古道,懼高的我勉強答應前去走這一段險峻的步道,結果大自然回應了我的顧慮,勒令我們取消這一天的行程。

 

只差25天,我內心實實在在收到上蒼的提示,不是僥倖留下一條命,是有責任發揮這一條命的價值。活著是什麼感覺?對照所有災民的遭遇,活著不是慶幸,是感恩,地震確實賦予我感恩的強烈感召,感恩的生命不求擁有,但求回報。對於生命存在的意義時有領悟,領悟有層級,透過生命事件不斷強化領悟,回想自己在進階課程分享的領先指標,內容是:「我要如何做得更好?我要如何做才可以讓事情更加圓滿?」。

 

曾經一度鑽研時間,閱讀了一些有關時間的書籍,有哲學的面向,也有科普的面向,當然也少不了時間管理的面向,也許是自己的領悟層級有所提升,也許是關鍵的引導適時出現,我終於丟棄掉很多高掛在待辦事項的生命要事。不斷提醒自己「你不需要這麼忙碌的」,前一陣子訂購了加拿大女歌手Diana Krall的演唱會門票,在國家音樂廳第二排就僅剩下那唯一的座位,心中有一個聲音回應自己的決定:「是該要對自己好一點的時候」。

 

提到上蒼回收物品,嚴格說物品也許都在,只是人生短暫,上蒼所回收的是我們的生命,換個角度說,是我們的時間。在如此逼真又寫實的領悟中,赫然覺悟時間從來不歸自己所有,更強烈的覺知是連生命都不歸自己所有,生命之所以存在,其價值與意義都超越對生命的佔有。生命因利他而存在屬於早期的領悟,利他的概念類似於在初階課所分享的健康和睡眠,在「很重要」的領受中多半欠缺實際的行動。

 

我們都會說「我懂」或「我知道」,可是一旦面臨不再有時間的窘迫時,一旦發現自己並不擁有時間掌控權的時候,「懂」沒有意義,「知道」沒有價值,沒時間的時候,「懂」和「知道」都很空泛。曾經在「做自己」的課程中分享一則寓言,內容是「兩隻年輕的魚一起游著,遇見一隻年長的魚迎面游來,「早安,小伙子,水怎麼樣啊?」年輕的魚游了一陣子後,其中一隻轉頭問另外一隻「水是什麼鬼東西?」。

 

魚感受不到水的存在價值,就跟我們感受不到時間的珍貴一樣,感覺擁有時間的我們,其實從未真正擁有過時間。《人生4000個禮拜》是一本把時間描述得最貼切的書,「我們宣稱擁有時間,真正的意思是我們預期擁有。」就好比永遠嫌時間不夠用的我們,就好比待辦事項永遠列舉不完的我們,我們誤解了時間,多半也誤解了自己的人生。

 

台灣地科中心的科學家馬國鳳研究台灣幾大斷層帶,不斷呼籲國人要有憂患意識,她的發表曾經引起建商不滿,唯恐影響房價,記者訪問她,她回答「做該做的事」。多麼相印的態度,多麼看透人生意義的一位學者,寫到此,心中浮出《免疫製造》這本書的出版緣起,我們試圖跟國人講述什麼樣的真相?該不該講?還是以後再講?我的心中依然會出現那迫不急待的提醒:「沒有時間了!還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