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與溫飽
這是從洪蘭教授的文章「年輕人不要只求溫飽」所延伸出來的靈感,我非常熱衷閱讀洪教授的專欄,總是帶來特定的啟發與想像。其實是現今社會的畸型發展所挖出來的溝渠,政府帶頭炒房價,製造經濟蓬勃發展的假象,充其量只是上流社會的遊戲空間,明眼人都知道,貧富之間的差距持續在擴大中。「溫飽」已經是一種氣氛,因為賺錢在絕大多數國人心中,已經漸漸成為最主要的壓力版圖,不僅大人縮衣節食,小孩也得感受到來自大人的財務困境;剛離開校園的社會新鮮人成為最典型的失業族,在學中的學弟妹早就接收到這種就業困難的不安感,「溫飽」逐漸形成人生的奮鬥目標。
我對於暫時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年輕一輩是同情多於責罵,體諒多於糾正,沒有像洪蘭教授這樣的老師在一旁提攜,社會氛圍就是送給他們把利己當作重要價值的元兇。洪教授在文章中提到考試作弊,事實上這種事情的氾濫程度可能無法想像,其實不是成績的意義問題,是分數的價值問題;其實不是老師的教學心態問題,是整體教育體制的健全與否問題。如果老師的工作心態也是求「溫飽」,
如果老師的工作態度都少了熱誠,「混口飯吃」的念頭當然要在基層扎根,沒工作的找職缺,有工作的比待遇,在學子弟目睹這一切,只好暫時把理想和願景冰封起來。
高中還在離島就學,當時有所謂「保送甄試」,主要是師大與師範學院,當時的我不是排斥當老師,只是對於那種被制度綁架的人生感到反感,畢業之後被分派及服務年限都是必須遵從的義務。雖然是每個人的人生抉擇,可是在思想保守的民間,工作保障、穩定都是來自長輩的鼓吹,公務員的安定生涯也是一種不斷被行銷的人生路,當時的我思想絕對不夠成熟,可是對這種人生早早就安排好的規劃興起莫名的抗拒,這種念頭延續到今天,我沒有一刻後悔。這種「溫飽」的訴求一直流傳至今,「公職」的優勢在學生的想法中深耕,我一直認為是一股退步的力量。
我的「反骨」在長輩眼中就是壞胚,我的一生都在摸索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教育制度顯然延誤了智慧的開啟,畢竟花了很長的時間追逐分數與面子,這種怪象或許已經改善,多元與奢華的社會面又為現代學子開啟另一條歧途,成功已經空泛,發財更是夢幻。以當今的經濟情勢,金錢的價值無形中上揚,工作安穩還是一種被肯定的價值,有時候居然也是一種成就。一位每天靠排班維生的計程車司機,這是他的退休生計;對照公務員退休領終身俸的同輩,這到底是人生的選擇問題,還是一種成就與否的對照?我當然極力反對「溫飽」的文化,當它就是一種人生叉路的取捨,還是該隨緣。
人生有太多無奈,社會充斥不公平與不合理,洪蘭教授是一位具備強烈正義感的智識份子,對於社會現象,我一向有自己的視窗與解讀方式,做自己該做的事,這是我的「溫飽」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