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心動念看塵埃落定
其實這個議題可以從宗教角度來談,只可惜自己不專精,我還是習慣從放大人生的視野來分析人類的心念,我還是喜歡以大自然的角度來欣賞法則的偉大和不可侵犯。人類從開始懂得思考就有了動機,動機的源頭應該是慾望,只是在物質誘惑充斥的社會環境中,人的內心世界裡,動機經常和慾望攪和在一起,也就是一不小心,動機和慾念糾纏不清了。結果是有人的行為觸犯了法律,有人的作為干預了自己的良知,有人的金錢完全靠不當所得,有人假借合法的生意經營不合法的勾當,有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搞不清楚動機必須沒有任何污染的人,他的行為處處表現出利己的意圖。
我喜歡欣賞人的行為舉止,在捷運裡面,一個處處是陌生人的世界,多數人顯得低調,我看過一副整排座位閉眼睛沉思的畫面,很有意思,其實畫面呈現一堆人,卻是一種絕對孤獨的寫照。可是當有伴侶的組合出現,車廂內可能隨即出現喧嘩,至少也有很簡單的愉快對話,所以兩個人是社會的基本組成,是團隊合作的基本單位,至少是丟掉孤單的起點。類似狀況出現在一個人在餐廳吃飯,如果是空間內的唯一孤讀者,當事人很可能出現一些心理衝擊,或者把注意力放在手上的書報,或者把尷尬寄託給手機中的簡訊,或者直接撥電話聊天,或者快快吃完閃人。
人可以沒有行為,沒有行為也是一種行為,其實所有行為都有一個最原始的動機,有一種保護自己的尺度必須維繫與存在,那就是當你孤獨的時候很容易展現的一切,那也是思考利己最基本的尺度,除此之外就是群聚的概念。事實上人不可能脫離群體而獨居,我們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成就事業和功名,人需要伴侶,工作需要夥伴,事業需要合作,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懂也應該要做的,就是經營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經營人際有一個要件,那是有別於孤獨一個人的心境,也就是把利他擺在利己的前方,我想通,這才是世界大同的最基本元素,這種論調被批判為天荒夜譚也誠屬合理,只是概念是成立的。
不可能完成的事就不可能有動機嗎?當然不是,所有行為都從自己的動機開始,這裡有「人性本善」所呈現的面相,對的動機可以搜尋到對的動機,一件成就大眾的事情不可能不發生超乎預期的共振。很多人有利己不在的迷失,事實上,在利他的大前提下,利己被保護的很好,而且在利他呈現穩定的時刻,也就是成就利己的時刻。動機反應結果,動機不可能和結果相提並論,合作有動機,事業有動機,賺錢的慾念也需要有正確的動機,還是一種利他全然掩蓋利己的局面。信不信?世間上的一切都是這些元素的集合,也是好動機和壞動機集合在一起的合理氛圍。
經常從塵埃落定看到起心動念,也經常從起心動念預言塵埃落定的那一刻,世間上的一切都有規範與公式,因為法則存在,不會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