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斷食過程文思泉湧,不僅是針對斷食的體悟,閱讀、思辨和創作的靈感和能力都大增。偏偏這是在民眾的觀點中極度排斥甚至可以形容成不美好的事情,其實這是非常典型的人性課題,從很多學員經歷身體淨化過程的不舒服深刻體會到平衡的真理:美好真是需要不美好來平衡之。底下這段斷食語錄於是產生:「對於美食的美好,需要一種不美好來平衡,對於美食所帶來關於健康的不美好,需要一種美好來平衡,共同的答案就是斷食。」

 

人是我們這一生的修行課題,我的工作強化了對於人和人性的認識和探索,我相信20年後面對首度結緣的學生,主觀還是最大的障礙,習性還是最大的敵人,頻率還是共振的橋樑。提到短暫遠離食物的不美好,問題就必須回到最極大化的美好,這是很少被放置在養生議題桌上的「熟食」。在課堂中談熟食十多年,發覺願意誠實面對熟食議題的人很少,包括營養師和醫師,或許因為熟食的美好形象早已被極大化,因為熟食的真相早已被慰藉凌駕,進而封鎖任何被貶抑或責難的空間。

 

熟悉熟食的美感經驗,也熟練斷食的美感呈現,這兩種價值放在我身上所結合出來的是責任。歷經三年的每日一餐(OMAD,One Meal A Day),加上近一年的5/2限時飲食,對於熟食的感受持續在更新,絕對從身體的立場,更能感受到身體處理熟食的辛勞。必須聲明,我沒有厭食,而且極度健康,面對美食依然喜悅,好吃的食物下嚥依然享受,差別在身體的訊息接收很精準,踩剎車的決定很果決。

 

學員問我怎麼吃,也好奇我吃什麼,應該回答什麼都吃,吃的量不是意識決定,是身體決定。從三年前決定不碰麵食,只是一個念頭,很多過去所熱衷的食物就從此遠離,尤其是麵包。透過時間演進,麵包對我居然完全不具吸引力,知道這是腸道菌相改變後的回應,當然也反應身體對於熟食的評價。最近在和家人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相處的氣氛勝過美食的體驗,原來吃只是陪襯,原來美食只是見面的媒介。

 

必須深化熟食的探討,站在第一線推廣養生,如果迴避了這個關鍵議題,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一炬。話題必須進入胰臟的版圖,從胰臟的角度申論熟食,現代人臉上的斑塊是一種呈現,現代人身上的肥油是另一種呈現,現代人對於生病的不確定性則是另外一種看見。從胰島素的失控看到文明病的猖獗,從胰臟癌的發生率看到食物精緻化的傷害,必須再強調從熟食打擾胰臟的次數看到人類視而不見的特性,最後再從醫院的盛況看懂人類喜歡豪賭的特性。

 

堅持每天都吃三餐熟食,就是堅持不問自己身體的感受,再次懇請自問:「不愛自己的人如何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