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看事情都有一個獨特的視窗,開車經過賣玉蘭花的太太,買和不買是兩種結果,可是所有買和不買的狀況又可以區分為理睬和不理睬,即使沒有聞玉蘭花香味的習慣,依然可以給予站在大太陽下揮汗工作的身軀一點回應,當然這一位窮困人家被以車代步的人當作車外的空氣是路上每一刻都在發生的寫實。我坐過一個朋友的車,他是直接驅車到賣花老太太身旁,還和對方寒暄聊天,看得出有惻隱之心的人,買花不是重點,適時給予幫助是發自內心的行為。其實如果每一刻都可以感受到人間有溫情,我會覺得不虛此生,其實如果每一天都可以和一個人的眼神交流出感動,我也會覺得生命是多麼美好。

 

拿二十塊幫助人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不會去計算你這一輩子做了幾次,你更不會去提醒路邊的小販,你一共幫他幾次忙,可是回到辦公室,怎麼幾回沒有花錢的舉手之勞,你就秤斤秤兩;再回到你家裏,怎麼耽誤你一點時間的招呼和接送,突然變成了存款簿裡的支出項?你看過男女朋友分手時的舊帳攤提嗎?很多共同購買和擁有的物品都得一分為二,親親我我的美好回憶也都必須放在桌上切割,有時候你看一個人的理直氣壯,完全看不出有錯誤的跡象,因為得理不饒人那一刻,人的反省力被壓在神經傳導的起點,振振有詞的當下,愛與恨很明顯就是一張紙的兩面,翻個面好容易。

 

我談的可能是愛情,可能是交情,可能是親情;可能是責任,可能是付出,可能是奉獻,做的時候不是幫忙,因為義不容辭,做的時候十足甘願,因為當仁不讓。可是有那麼一刻,這些點滴變成向對方索債的細目,就在雙方感情變質的那一刻,這些過程變成鉅細靡遺的人情債,透過時間的累積,加了利息,而且是複利計算。我只是想說,人的意念和思考有時候真的有太多盲點,就是自己的視窗,不在乎別人的視窗,別人都沒有幫過你嗎?當然不是,別人做的是應該的,是隨風消逝的,是應該無怨無悔的。這種情節有時候就像政治或宗教,是沒有意義去爭辯的,根深蒂固的立場或性格是不容許有任何挑戰空間的。

 

當然這就是人性,愛情本應是不求回報,為家人付出本來就天經地義,把時間奉獻給友情一定也是心甘情願,為老闆做事你也拿了酬勞,有些記憶就應該要放淡,有些事蹟就是應該抹去,你永遠記得你幫別人做了什麼,你怎麼會快樂?生命中一直期待付出後的報酬,你如何能豁達?可是如果是接受幫忙就應另當別論了,別人幫我們就好比在我們戶頭存了錢,這是一定要歸還的,這是一定要記載的,這是一定要感恩圖報的,該我們回報的時候,我們有能力回報的時候,就該勇往直前了。

 

我的生命體會是幫助對的人,也接受對的人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