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想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脫離我的思考,即使我有答案,它依然是很多人的問題。

元元自問,也問我,她繼續問我身旁的核心助教。

問題是:老師這一堂初階課,我是否有能力用自己的語言講述?

有人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有人斬釘截鐵的正面回覆,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只有可以和不可以。

可以單純回答的問題,為何我們遲疑了?因為有自信的衡量,說穿了就是面子,自信包裹在面子裡面。

這個問題不是考試,真正關鍵在意願,如果會講是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工作牽涉到薪資,你一定會講。

 

曾經有一天,我在文章最後無意間留下一個問句,請願意繼續留在自律養生列車上的回覆。

我貼文後的第一時間,元元回覆了,這裡必須說明,這不是測試,只是寫文章過程中的一點靈感。

回覆有兩種,一種屬於心的回覆,一種是腦的回覆,只要稍加思考,就不再是心的範疇。

按讚應該是從臉書開始出現的文化,讚有兩種,一種是感動或激賞的讚,另一種是相挺的讚,屬於好朋友貼的一律挺倒底的讚。

以自律養生長久以來所建立的文化,斷食是否讓你感動,或是掙扎永遠多於感動,心裡面都清楚。

你只要感動,就會設法跟旁人說,說得不清楚也會努力說清楚,這裡所說的是意願,有感動才會有意願。

 

再一次說明我寫文章和寫書的動機,出現兩大面向,一是自己的喜悅和感動,另一就是創造連結,文字具備無限串接的力量。

當緣分出現,是我分享的機會,也是對方改變的機會,也就是我盡全力說明溝通的時候。

沒有強迫推銷,也不會強力要求對方要接受,只要對方有一點面子考量,或是出現疑惑或是猶豫的眼神,我一定尊重對方的意向。

我們的責任是講清楚,把自己的所知所經歷說清楚,把對方值得留意或是繼續深入的地方說清楚,其餘就交由當事人自行思考。

我不會對學員緊迫盯人式的耳提面命,大家都是成熟的大人,必須很清楚自己生命的走向,生命品質的拿捏也由自己決定。

心的回覆和腦的意向可以對等,也可能南轅北轍,而養生的覺悟和體悟都由心來驅動,不會是腦。

 

至於講述課程內容的能力,我的看法不是你的口才,也不是你講述的條理性,是你是否清楚你一旦開口有機會讓對方成為不一樣的人。

不一樣不是更有錢,是更清楚如何讓自己的身心靈完美的合作無間。

會不會講述和有沒有意願不一樣,有意願就可以扮演小老師,帶領幾個人一起淨化身體。

只要成為小老師,就可以講述初階,只要你們經常溝通問題,就會持續上課學習。

我深信「生物設定」是重要的題綱,否則開敏姐就沒有機會深入自律養生的文化,因為用心求知的人會抓住他陌生卻很重要的議題。

我也深信「身體處理食物就不處理廢物」是很實用的初階主題,否則不會有這麼多人願意深度體驗「身體不處理食物就處理廢物」的境界。

 

自律養生初階持續進化,期待大夥一起持續進階,期待更多有緣人持續深入,這一趟擁抱身體大自然之旅,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