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大多數的人不理解熟食與生命耗損之間的關係,這一句話有兩個部分必須特別強調,絕對大多數的人是其一,生命耗損是其二。

如果不吃讓你不開心,那就繼續吃,問題是最精采的部分是深化不吃的養成後,竟然發現不吃更開心。

不吃會更開心,這句話絕對大多數人感覺不可置信,可是對於熟悉身體訊號的人來說,不但千真萬確,而且會從篤行到篤信。

懂不吃的人不是不愛吃,是更懂得吃,因為吃和健康之間必須要平衡,懂不吃的人比較有機會做到吃與健康的平衡。

所謂懂不吃,是從身體的立場出發,接著從尊重身體的角度經營吃,首重身體的需求,再來考量其餘的感受。

懂不吃不是概念上的理解,是實際經歷的感受,必須把不吃的天數延續得夠長,身心靈都收到身體所回應的平靜。

 

血糖震盪導致內分泌的紊亂以及飢餓感的催促,身體內的生態處於這種局面的人無法容忍沒有食物的情境,如果少了好奇心,肯定聽不進去有關斷食的言論。

當藥物控制了內分泌,當高升糖食物介入了內分泌,時間到了擋不住飢餓感的催促,這就是邁向更多併發症的路徑。

我們為什麼吃,因為身體需要,還是因為認知需要,因為營養需求,還是因為習慣已經養成。

有些人是藥和吃綁在一起,有些人是習慣和吃綁在一起,我們必須要知道身體的敗壞早已和吃綁在一起。

身體失衡要如何回歸平衡,如果不強勢介入失衡的局面,失衡會持續的擴大,斷藥是這種局面,人生的初斷食也是。

曾經認為斷一餐很難的人最終成為熟練斷食的人,來自願意改變的決定,最關鍵在行動後看到不一樣的景觀。

 

每天用餐的時候,你身旁是什麼人?你用餐的時候,習慣一個人?兩個人?或者是一夥人?

吃創造情境,我們很適應吃的情境,某種程度,我們內心深處很渴望這種情境,吃的情境有笑聲,吃的情境很歡樂。

吃很愉快,除了食物很美好,吃的場面很放鬆,從情緒面分析,吃帶來健康,吃帶來生命很美好的感受。

唯獨,放鬆的情境不免會多吃,歡樂的場面不免會吃多,考量大吃之後的身體承受,理智會站出來規範吃的尺度。

飽足嚴格說就是負擔,吃不下的感覺就是不能再吃,如何在飽足感出現之前踩剎車,如何在吃不下的感覺出現之前就先停損。

走過長斷食洗禮後,斷食的體驗回頭檢視餐桌上的美食,斷食的記憶呼應歡樂的餐會,理性與感性合作調節吃與不吃的平衡。

 

吃出健康是多少人一輩子拿不定主意的念頭,經驗告訴我們,先熟練不吃,才有機會體會吃的尺度,才更有機會抓住吃與不吃的平衡。

吃讓你開心,就應該吃,養生議題從來都不應該是什麼可以吃和什麼不可以吃,是熟練不吃之後可以開心的吃。

很多願意斷食的人說:「斷食是為了吃美食」,這句話本質沒有問題,重點是斷食和吃美食之間是否平衡。

平衡不應是大腦的認定,必須委由身體裁決,這個道理能體會到什麼程度,健康就接近什麼程度。

開心是前提,喜悅是重點,唯獨不應忽略身體的負擔和生命的耗損,在面對此議題時,先讓自己成為定期定額儲存生命的個體。

當斷食日和餵食日已達成平衡穩定,餵食日首重喜悅與負擔之平衡,永遠記得順從情緒的流動,大吃之後會不舒服,就提醒自己不要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