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早期聽許添盛醫師的演講,他透過忍氣吞聲的級數分類癌症,基本上都從囤積情緒而來,比較快爆發的表現在身體上方的器官,可以淤塞很久的最終會表現在下腹腔的器官。由於這是許醫師個人眾多個案的統計分析,我沒有一刻懷疑過他的論述,經過十多年,終於更能體悟到罹癌的人背後的心理素質。應該說情緒是人的功課,從懂事情緒就開始累積,即使我們什麼都不明白,恐懼就進駐,氣憤難平的經驗就開始堆疊。

 

討厭就是一種情緒,或許傷害不大,可是一旦升級成怨懟就不能等閒視之,很多人就是有本事把很小的情緒放大到干擾一群人。閱讀《當身體說不的時候》讓我更能理解經常被心理學者闡述的兒時創傷,想想看一段無法忘卻的傷痛可以藏匿在心底幾十年,這樣的心毒所延展的破壞力當然不能小覷。多少殺人犯罪的個案被挖出幼年被霸凌的痕跡,多少憂鬱症患者的情結也從年幼時期就開始糾纏,如果連癌症病患都多多少少存在幼年所雕塑的性格,情緒這一關當然是我們必須正視的題綱。

 

經驗告訴我,不應用研究的視窗深入這個議題,而是透過經歷,每個人都在生命經驗中為這個艱深的題目理出答案。我有幸在修行的場域中領悟到「對立」的意涵,應該說對立無所不在,那是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模組,經常在和善與對立之間游離,可能只是一個因疏忽所造成的已讀不回,對立就出現了。認真回想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段悲歡離合,曾經歡喜的如今可能是仇家,曾經很不對盤的如今是親家,這幾乎就是社會的教條,人生何處不對立?人生何處不分別?

 

就這一部分自己要修的人際關係學分還很多,和自己兄弟姊妹之間的冷關係應該是我這一生必修的學分,不論是前世留下來的功課,或者是這一世自己沒修好的關係。想起這一生影響我最大的一本經典圖書《高效率人士的七大習慣》,幾乎每一件被柯維大師記載下來的習慣都影響我至深,其中第五個習慣叫做「知彼解己」,從原文的詮釋是「先理解對方再讓對方理解我方」,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同理心溝通。對於同理的領悟都在病痛的回溯和解構中,不能同理的結果就是對立,終於能理解對立是最無形的情緒殺手。

 

小說《梅岡城故事》的作者在書中是這樣描述同理心的:「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得從對方的觀點來看…鑽進他的皮膚,在他的體內遊走。」我終於領悟健康是修行的最終學分,而且健康的最終學程就是超越對立,就是全然同理,就是真心誠意處理好每一段情緒。人體是修行的法船,所謂的修行不再是靈性層級而已,因為造物在我們身上設定了修行的考題,我們總是在今天過關而明天死當的過程中洗三溫暖,因應健康無可取代的價值,該是我們認真答題的時候了。

 

謙卑而同理的看待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這不只是靈性的追求,是身體遠離病痛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