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子入伍之後,首度休假回家,簡單和他對話之後,我有了寫本文的靈感。當年我以考上預官之身份入伍,中心訓練長達三個月,經常要打野戰、攻山頭和長途行軍不說,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穿著內衣褲跑操場,記憶中,感覺日子過得最慢就屬那三個月。如果說真正長大成為男人,或許這三個月還功不可沒,當年教育班長所說的「磨練」正是養尊處優的我最需要的「養分」。結果,才入伍十來天的兒子只有手臂酸痛,原因是伏地挺身,沒有跑步,沒有出操,也沒有流太多汗,令我驚訝的事實,他們幾乎也不曬太陽。

 

原來當兵在時代變遷中也走輕鬆化的趨勢,大概是由於兩岸已經不再對立,軍人少了到前線征戰的顧慮。可是受訓總得要有所成果,鍛鍊體魄是很必要的,培養紀律的操守也是時下年輕人最需要的,針對兒子履行國民義務,身為家長的我,多少希望可以換回來更為成熟懂事,期望是更為獨立而且識大體。回故我自己的成長階段,曾經對大學時期沒有打工賺錢有所反省,我相信少了自己出外磨練的體驗,大大影響了後來的創業路。關鍵在「吃苦」這兩個字的咀嚼經驗,沒有吃過苦也就談不上長大,長不大的人生就勢必顛沛,我確信幼年沒吃苦拉長了我對人生的體悟。

 

天下雜誌470期打出「讓他們吃苦」的標題,談的就是教育小孩的原則和方式,幾位大企業家對於吃苦的概念深刻體會,即使他們花得起錢把小孩送到國外進修,提供的卻是最嚴苛的環境。有一個觀念可以用「刻骨銘心」來詮釋,這是這些成功人士早早就看到的人生法則,因為所有事情都得自己做過,所有辛苦都得自己嚐過,甚至,所有痛苦都得自己親自吞過。所以出過苦的小孩接管了企業,從小就不知吃苦為何物的小孩,還在讀書的由家長供應學費,已經就業的月薪三萬元上下。人生走到順境的關鍵是有沒有先經過逆境,小還長大的關鍵在有沒有吃過苦,所見所聞和所體驗,吃苦絕對是有沒有成就的分水嶺。

 

帕小孩吃苦是多數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心情,卻是額外製造社會負擔的不當心情,觀察小孩的表現反應出家教得不得體,也反應出父母的教育態度。我自己其實做得並不好,尤其在提供小孩載送支援和經濟援助方面,我們意見太多,管得太多,也協助過多,最後還是耽誤到小孩的成長與獨立。還好小兒子提早半工半讀,工作將近五年才入伍,職場與人際的體驗都不算少,我冀望軍中的一年可望更懂得管理自己,包括時間與人生規劃,也期許他更培養出善解人意的心胸,這是他所缺乏的修持。

 

休假前的懇親會,媽媽親自做了豐富的佳餚,長途帶到營區,吃了一點就推說吃不下,媽媽又是接近原封不動的提回家。這就是我所謂沒吃苦的寫照,成熟,談不上;獨立,還不到;善解人意,門都沒有,在我們呵護下長大的寶貝,還有得苦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