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超市食品區,貨架分類很一致,冷藏和冷凍放置牆邊,考量冷藏櫃和冷凍櫃的空間配置,因為有電源的需求。

放在中間的貨架放的是一般稱的乾貨,這些食品有保存期限,消費者認知中是可以食用的食物,只要不過期。

從一律得冷藏的食物比對可以放在室溫的食物,這些乾貨在進入包裝之前經過哪些製程,它們可以不必冰存,可是不會壞。

舉餅乾為例,我們從貨架上放進採購籃中到帶回家,很可能直接放進抽屜櫥櫃內,屋子裡面儲存了隨時可以滿足口慾的食物。

很有可能,我們忽略了製造日期,也不是太在意有效期限,很多食品在概念上是永遠不會壞的東西。

巧克力有期限嗎?糖果有期限嗎?用來泡咖啡的奶精有期限嗎?這些隨時可以放進嘴巴裡面的東西是什麼時候製造的,你知道嗎?

 

人們對於食物的概念一般如是,就是只要吃了不會死人就是可以食用,有效日期只是購買時參考用,買回家後就不重要了。

食物吃了不會致命,那叫做不會瞬間致命,可是未來的死亡原因是否相關就不得而知。

我常在想現代人肝臟裡面滿坑滿谷的毒垢,總是懷疑這一切毒素重金屬的囤積和民間的食物概念是否相關。

換個角度探討,就是我們的口腹之慾是否經常成為肝臟的覆舟之水?我們慾念中的美好是否經常成為肝臟認知中的災難?

這個議題探討得更深入,就得把抽屜裡面的西藥翻出來檢視,你是什麼情況下將這些藥丸送進肚子裡面的?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問法是:你吃藥的頻率有多高?

這個問題幫肝臟問,同時也幫腎臟問,實話是,你吃藥的決定曾經考慮到身體的承受嗎?

 

繼續回到家裡的冰箱,冷藏室是否放了隔夜食物,一點點,還是很多,這些食物在冷藏室的存量會牽動冰箱裡面的菌相。

冷藏和冷凍的食物有本質上的差異,一隻新鮮的魚可以放在冷凍裡面半年,一碗雞湯就不可能放在冷藏室多天。

後者是我想提出來討論的標的物:熟食可以冷藏多久?

這個問題之所以成為我腦中的反思,因為偶而需要進出全聯或便利商店採購食物,我總是自問:吃這些食物對嗎?好嗎?

便利商店賣的冷藏熟食不可能過夜,意思是過夜就得進入廚餘桶,可是每天都吃這些食物的現代人,不會有健康的顧慮嗎?

如果我是做這些食物的商家,有三分之一的成品面臨銷毀,這個生意如果要獲利,該怎麼精打細算呢?

 

週日上午,開車去民權東路網球館裡面的全聯採購食物,現場有現做的便當,都還熱的,比去自助餐店買便宜很多,而且好吃。

走進去,就是一整排的冷藏室熟食,兩者相較之下,身體總是指示我做最正確的選擇。

還不習慣一個人採買,每次逛全聯,腦袋裡面總會拋出那些不用腦袋的過去,因為有負責買貨的人在一旁。

新鮮或是不新鮮,食物有生命或沒有生命,都懂的道理,不應該有太多做不到的理由。

即使去吃館子花更多,感受就是不同,所以每兩週約兒子和他女友一起共餐,有時候,就是很抗拒吃冷藏室拿出來加熱的食物。

每天都經過南京東路那家大排長龍的鳳梨酥店,有時候不太懂人類的行為,再度想起疫苗打好打滿的那些人,打進身體的和吃進身體的有什麼不同呢?

 

最後的問題是,健康花不花錢?還是都不去想這個問題,反正想吃就吃,肝腎壞了再來思考花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