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情結
幾個好朋友合夥做生意,有人只出錢不出力,有人出錢之外還參與第一線的經營。結果經營一陣子之後血本無歸,投資的人都怪做事的人經營不力,害他們辛苦賺來的錢付諸流水;大家最後翻臉不認人,經營的人一肚子委屈,不認同不做事的人只剩一張嘴巴,堅持做生意本來就是有賺有賠。沒賺錢,大家都受害,不高興情有可原,可是另外一組人馬卻是大發利市,小成本卻創造高獲利,沒有想到這一群人依然吵成一團,因為參與經營的人要求多一些分紅,因為他的時間成本並沒有換成相對的實質收入。這種故事在人生旅途中不會太陌生,如果賺錢的一方最後因而拆夥,成為兩敗俱傷的競爭對手,你認為傷害是如何形成的?
請注意,沒有付出的感覺被騙,充滿了對於合作方的不信任感,覺得自己就是受害者;可是做事的人感覺更委屈,因為事情都是他在做,責任都由他來扛,為何沒做事的人有資格享受一樣的成果,感覺他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如果到處都是受害者,那麼誰才是加害者?用幾何或邏輯推論,答案都只有一種,就是「受害者等於加害者」,合理解釋成,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加害者就是他自己,那就叫做「一念之間」,只是念頭轉不動,只是鑽在牛角尖裡頭。我們都曾經抱持「受害者情結」過生活,即便是度量超大或愛心濃烈的人,只要想到自己的付出和辛勞,你又是一位沒有人感激的「受害者」。
目前在國內有幾位非常顯赫的「受害者」,或許就是這些新聞給了我本文的靈感,我不知道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有幾位,至少他們是表現出極度的不平衡,這就是從政者從特殊高度所凸顯出來的「受害者情結」。遊戲規則是大家都認可的,冠軍也只有一位,結果亞軍在輸給冠軍之後,推翻所有競賽過程,不承認自己的失敗,這種情節,台灣人很熟悉,尤其在政治圈,輸掉選舉的大喊「選舉不公」,我想問的是,如果只有你能贏,那麼直接省略掉辛苦的過程,從頭就宣佈你自己當選,不就一切美好?我不懂,這些政治人物,為何總是有了高度,就沒了氣度?為何都在有了知名度之後,沒了風度?
雖然不是當事人,我們都有類似的人生體驗,那種「不甘願」的情緒很不好受,那種「不平衡」的落差很不舒服。我們活著,有一種感受叫做「當下」,就是人生從此時此刻才開始的喜悅,過去的經驗或信念都只是新生命的障礙,眼前的案例,過去的成就和名望居然變成他們卓越政治生命的絆腳石,尤其是支持者的擁戴,尤其想到自己的豐功偉業,看似成熟的人怎麼突然變得幼稚起來?這是「受害者情結」的絕佳範例,是我們每個人都該除去的心魔,生命是要往前看的,更好的機會就在前方,更美麗的人生也一定會到來。
從「受害者情結」體會到人生最重要的學習,生命就從此刻開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