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取悅」有所覺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沒有記錯,是從得罪別人之後所影射的思考。「取悅」給人的感覺不好,可是它裝載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是一種很基本的人格特質,不一定是想討好別人,可是留給他人好印象是根本念頭,我們認真表現,我們虛心配合,不一定知道取悅行動正在進行。很審慎的檢視自己的行為,從自己成長的家庭背景去分析,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是一種流在血液中的特質,因為不能丟臉是很重要的教條,或說價值,人生大半歲月,我幾乎拿不掉身上這種包袱。最有趣的體會居然是它在無形中離開了我,沒有刻意抽離其存在,這種在意他人眼光的心理素質早已消失無蹤。

 

關鍵在自信,自己走了一趟從缺乏自信到全然自信的路程,而願意承認自己一度自信心不足也是關鍵之一,來自於習慣給自己太大壓力的人格特質。我的生長環境培養我向外看,是一種面子教育,是一種讓別人為自己打分數的習性,自信來自於別人的觀點,當然必須是肯定與讚賞,必須有嘉勉和美言,直到我真正看懂,這種價值是多麼的輕浮與虛假。站在講台上授課是一種機緣,自己的內在與實力不容許造假,騙自己遲早被別人看穿,我相信這是往內看的轉折,自己進修,自己找到爬升的階梯,終於逐漸找到不曾問鼎過的自信。不應遺漏最近一段禪修的路程,往內看終於更精準和確實,對於生命的之真諦與價值,我不曾如此懷抱自信,我完全遠離取悅的傳導,脫離他人眼光的桎梏。

 

假設你真的沒那麼好,而別人卻把你形容的多好又多好,即使這些陳述都沒有任何一絲謙虛,就是感覺心虛,就是感覺環境中盡是吹捧與諂媚。如果這是你的工作職場,因為職位高而必須生存在虛空中,事實上這一切不是你真正的擁有,逐漸的,你會欠缺安全感,你很在意別人的眼光,你幾乎都確信同事們在談論你的缺點,只要有人私底下議論紛紛,你心中就渾然不是滋味。人性很巧妙,上癮很無形,自知理虧卻絕不饒人,自知心虛卻敞開雙臂接受別人的取悅,很多人意外得到自己沒有能力勝任的角色,從此忘了自己是誰,從此過的不再是屬於自己的人生,路上開著名車的企業家第二代很可能是這種案例,如果人生一路順遂,扶搖直上成為國家領導人,還大玩取悅的遊戲,這是什麼劇情?

 

沒有刻意遠離,我不再熟悉那些取悅他人的劇情,因為清楚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也已經看到自己的未來世界,最重要的,因為我也完全理解人際之間的份際,取悅的動機與成效通常是反比。還是那句老話:「你無法取悅每一個人」,務必保留一點空間給不認同你的人,還有會說你閒話的人,或許還有一些不喜歡你的人,不要忽略老天爺派過來折磨你的人,或者可以說是來考核你,讓你有機會成長的人。人不可能完美,我終於知道,即便是神也得經歷磨難,懂得拿捏取悅的尺度才是最高智慧的展現,凡人都應該知道取悅有其極限,何況是一國之君,當一個人把自己神格化之後,他無法容忍有一個人不喜歡他,最後的結局會是大家都不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