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種傳話的遊戲,早期的綜藝節目一度風行,就是同一句話由隊伍前端傳到尾端的完整性測試,在要求速度和準確性的過程,遊戲者的口齒和認知的接收敏銳度成為考驗的內容。遊戲好玩的地方在結果的判讀,當最後一個人說出來的結果與原文大相逕庭的時候,除了營造出綜藝節目的娛樂性,也反應真實生活中的部份實況,當話在人與人之間傳遞,都無關說話者和聽話者的利益和權益,話的原來事實依然被添加了色彩和著料,如果是說者有心而且聽者也有意,在我們的生活印象中,什麼樣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在我們的人生經驗中,類似的劇情不曾困擾過你?

 

傳話很可能無心,多半是受害者情結作祟,覺得自己無辜,感受到情緒需要有窗口,找到可以倒垃圾的對象,接著盡情發洩。其實情緒有出口是很棒的一種管理,壓在心裡面就是堆在身體內,等同於身體內的毒素。所以很多人不做垃圾分類,看到人就倒,成就了自己,卻製造出更多的事端,起頭可能有心,也可能無意,只是接下來的發展超出原先的想像。很多人指責我文章中經常攜帶過重的情緒,只是沒有情緒就沒有文章,重要的是深思熟慮過的情緒,不是在衝動中發出的怒吼,這一點,我承認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希望我的文章少點傳話,多點激勵與感動。

 

我們經常在談話中傳述只是耳聞的故事,身為主要的故事講述者,卻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如果不影響故事的呈現,或許無傷大雅,只是在公開場合引述,劇情不小心多了自己的解讀,故事不小心增加自己的研判。要知道,假設現場有五十位聽眾,理論上就有五十種不同的解讀,放在心裡面沒事,只要其中一位繼續加以演譯,多幾個人聽,故事即將又多出很多種版本。如果說話該負責任,類似於在大庭廣眾前的演說,說話者當然要三思,所以此議題一定要往蓄意傳話的方向探討之,畢竟這才是人際關係的亂源,放大看社會與國家的亂象,居心不良的起心動念才是紛亂的最起源,事端的點火者。

 

在羅馬的宮廷戲碼中,一句話就可以讓一顆人頭落地,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一句話促成傾國傾城者不在少數。挑撥離間很容易,只需要一句話,製造出來的一句話,誇大不實的一件事,夫妻可能因而離異,公司可能因而倒閉,國家可能因而敗亡。回到自己身上,這是智慧的養成,這是成熟的修煉,一句話要從口中說出,關係到別人的權益,即便是很親的人,對你唯命是從的人,對你讚譽有加的人,這句話的內容牽涉到太多是非與善惡,這句話的力道影響道別人的情緒和決定。很顯然,這句話需要過濾再三,這句話需要由智者設下停損點,站在智慧的高度,沒有捲入紛爭的必要,沒有被煽動或激怒的空間,最重要的,自己不再是傳話者,傳話者的居心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