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代初期,剛退伍投入職場,我很快擁有生平地一張信用卡,沒有記錯,那是一張國泰信託發行的卡,沒有多久,忘了什麼機緣,第二張信用卡到手,那是一張美國運通卡,那個年代,沒聽說有Visa和Master。其實,以現今的概念,當初我手上的卡根本稱不上是信用卡,因為沒有所謂信用額度,帳單來了就是得全額付掉,或許比較適切的名稱應該是「簽帳卡」。我在想,如果銀行不開放這種方便,提供出可以預支的金錢額度,世界上的負債人口會減少多少?銀行提供的到底是方便?還是陷阱?嚴格說,銀行賺這些利息是生意模式,關鍵是哪些人是合格的信用卡擁有人?我提出這個問題,卻必須承認自己並非合格的對象,道理很簡單,我不是一個理性消費的人。

 

真正問題在使用信用卡的動機與心態,因為信用卡分了等級,也分出大小客戶,持卡人的用卡動機不再只是方便,而變成階級的比劃,用卡的心態不在只是消費,而是預支信用,白話一點說,是借錢。我以往單純從理財觀念的有無來分析刷卡消費的效應,假設某個月的開銷其實已經透支,可是礙於情面,也礙於自尊,最好不要礙於自己奢侈的消費習性,假設這種行為發生雪球效應,就是愈滾愈大的負債結構,遲早就是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我說這是理財的問題,因為懂得理財的人絕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懂得理財的人不可能願意支付龐大的利息費用,懂得理財的人絕對會在事情惡化之前踩住煞車。

 

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的現金卡廣告嗎?沒有記錯,那是一個鼓勵年輕人去預支信用消費的提示,我不曉得國內有多少人的負債狀況是從那一刻開始的,這種到處都可以借錢的暗示,難道沒有腐蝕到年輕一代應有的積極面?曾經聽過一位企業家的演說,他的演講有幾句話留在我的筆記本上,有一句是「沒有信用,沒有生意」,有多少成功企業是靠信用起家的?還有一句是「信用是道德企業的資產」,最近在電視節目「101高峰會」看到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先生的專訪,他一度靠親友的借貸維持公司的營運,如今公司沒有任何負債,完全靠現金做生意,我相信不靠信用的建立,戴董事長不會有今天的局面。

 

有人可以負債做生意,有人就不行,我屬於後者,可是關鍵不是沒有信用,而是不夠理性,這是丹艾瑞利寫的《誰說人是理性的?》給我的訊息,油箱加滿了我就常開車,星巴客卡儲值了就猛喝咖啡,信用卡帶著我就瘋狂買書,和朋友吃飯我埋單從不手軟,這種人就是會靠情面進貨的老闆,這種人就是會靠面子下單的老闆。我喜歡這本書的原文書名《Predictably Irrational》,它直接揭示,不理性其實是可以預知的,對我個人最有瑕疵的性格面,這是很偉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