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重
不知何故,我的律師同學突然來函,提到國中畢業班同班同學已經有八位成仙。
重點在最後面的幾個字:「大家都要保重」。
以我們現在的歲數,六分之一的折損率不算異常(四十多位走了八位),我比較關心的是活著的人過得好不好。
我關注的是大夥都如何定義「保重」,因為我在養生方面的影響力還不足以影響我這群資深的同學。
我不在同學群組,那是一群老頑童鬥嘴的地方,只要有人掀起政治議題,就是一陣吵鬧,想要清淨的都選擇離去。
老年是必須認清的實境,人生終就有終止的時刻,即使心臟的跳動很重要,心智的掌舵才是人生下半場的重要課題。
我始終相信,只要我上公車刷出那三聲,如果沒戴帽子也沒戴口罩,總是會有人多看我一眼。
生理年齡不到四十歲的我,期許自己的心智年齡維持在五十歲,那是學習與思考在顛峰狀態的年紀。
如果「人生七十才開始」,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都還未出生,思考這個議題提供更加珍惜的決心。
生命一旦發生劇變,人都會進入對於生命的省思,經歷過父母親兩年之內分別離去的傷痛,也經歷過妻子驟然發生不幸的打擊,每天寫稿的同時,不忘思考意義和價值。
複習我在分享領先指標時經常提出的問題:我要怎麼做才可以讓事情更加圓滿?事情可以指這一生,也可以是未來生。
想起容易生氣發怒的過往,記錄了小時候的耳濡目染,也承襲了過去生的不當習氣,如今,深知生氣就不保重。
上週在台中,婷婷談到對於照顧父親的責任和付出,結論有委屈,也有自責,我的勉勵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要繼續糾結。」
這句話說給婷婷聽,也說給現場的好朋友聽,最重要的是說給我自己聽。
我總是知道,越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越要說,說給自己聽,說給自己加深印象。
教的人是學最多的人,從事教育賦予我很大的成長空間,講台是很棒的歷練舞台。
話題回到我的同學,我的養生體悟如果沒有影響他們的實力,就得接受這個事實,這個原則適用每一位前來學習養生的學員。
自己決定是原則,自己努力是原則,自己把事情做好是原則,自己清楚該做什麼是原則,生命的羅盤掌握在自己手上是原則。
律師同學的「大家都要保重」,我的觀點是「自己保重」。
兩句話講同一件事,同一種關懷,回到自己,一定是各自為政,也各懷鬼胎,同學們都很會保持重量,幾乎都超重。
過了六十,老化速度加快幾乎都是共識,所以更要反過來加強逆轉老化的努力,不是看別人怎麼做,是問自己要提升到什麼層次。
我把自己的心智年齡鎖定在五十歲,做五十歲能做、也該做的事。
除了還會聽自己二十歲時候的老歌,我也聽中英文新歌,很多音樂同好留意到我不衰老的音樂細胞。
維持不老的心境也需要身境的配合,我念茲在茲的週休二日,不知道是否何時可以列進教科書中,在我的養生體悟中,那終究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