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在除垢營活動結束後,和幾位助教和志工一起做檢討,我很篤定的告訴他們哪幾位學員不會再出現。比較接近直覺,從眼神互動中感受到阻擋信任的疏離,能夠解釋得來的是要的和給的不相符,我很認真思考必須在第一時間勸退和營隊不相容的學員,雖然並不容易。從諮詢個案的經驗累積,被我鼓勵參加營隊的學員多,被我阻擋在營隊門外的少,進來營隊的只要動機在治病,當事人很快連結到恢復健康辛苦的一面,選擇吃藥是最能被接受舒適,也是最快速的途徑。

 

長期在初階課中解說提高身體使用脂肪頻率的必要性,聽懂這一段連結到限時飲食,也會進入週休二日的執行動機,早期花很長時間詮釋糧倉和物流之間的關係,目的就在提醒打破每日三餐的急迫性和重要性。課程中用很長的時間解說這一段,不想學習的人無從串接這些內容,不用心學習的人聽不到重點,只想快點把病治好的人聽不進去身體多面向的脈絡分析。

 

我不會料理,每次看在廚房工作的人料理食物,聽到我說「好辛苦」,常聽到「辛苦卻很快樂」的回應,他們的喜樂來自提供服務給食客。對於廚師或家庭主婦來說,工作目標很明確,勞累或辛苦都只是過程,和養生異曲同工,辛苦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提供給身體最好的待遇,交給自己最佳的健康表現。「好好吃飯」是一種養生態度,只要坐下來用餐,就好好享受和食物接觸的時光,可是「好好治療」不是一種養生態度,「治療」的定義被醫療重度誤導,身體的立場被醫療重度忽視。

 

身處資訊傳播快速的網路時代,便利滿足了人性的舒適需求,快速滿足了惰性,我從父親不親力親為的生活態度中,領悟養生的重要原則。在書上記錄對於便利與承擔的觀察,在享受便利的同時遠離承擔,放棄耕耘在某個面向是一種貪婪,因為到最終,企圖和辛苦耕耘的人一起享受收成的果實。養生的成果無法從別人身上掠奪,可是為他人的身體鞠躬盡瘁的畫面從來都沒停止上演,看到被照顧者那種茫然的眼神,就好比看到不努力的人幻想著要有比別人更好的獎勵。

 

「買酵素」或「喝酵素」是表層的印象,整件工程是執行者的身與心的合作,它需要動機,需要用心,需要思考,需要領悟,需要自我激勵,也需要被激勵。以「喝酵素」回答旁人對你有所改變的提問,接下來就是浪費社會資源的行為不斷複製,只要可以用錢解決的事,聽到的人不可能有學習的意願。為何把這三個字掛在嘴邊,可能沒有深度學習,可能不願意持續學習,可能從未認真思考遠離病痛需要付出的代價。

 

周圍充斥著「我要有錢可是不想努力」的人,身邊都是「給我仙丹妙藥其餘免談」的人,人類世界一直都是這般的呈現,庸庸碌碌之氣氛之所以籠罩,因為我們都被這些氣氛所綁架了。速成的代價遠大於眼光放遠,一勞永逸的代價遠大於願意一步一腳印,把身體交給藥物的代價遠大於很務實的和身體合作,做每件事都要有報酬的代價遠大於不問酬勞的只管付出。只是每天一段時間不碰食物就讓多少人聽了卻步,人們認知中的代價就是違反經驗法則的事情,不是費用高,就是時間長,拒絕營造遠離病痛的無價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