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上班族,也擔任過發薪水的人,通常這兩種角色不容易做到將心比心,兩邊的心態不可能都毫無瑕疵,尤其其中一邊由多數人所組成,這是非常難解的習題。除非是那種待價而沽的專業,由行情來建議薪資,或者是由原始職缺來提供既定的薪資標準,業主必須先開出價碼,接著雙方才有機會一拍即合。真正的演練也要看實際表現,表現就關乎勞資雙方的態度和誠意,經常就是人性最寫實的抗爭,既是同一公司,也應該是同一個鼻孔出氣,話說都在同一條船上,可是船東心裡想的和船夫心中所盤算的,永遠都不會一樣。

 

你們公司是月初給薪,還是月底發薪?正確的問法是你們老闆是先給錢,還是後給錢?暫時都以小人之心來分析勞資雙方的心態,先付薪水的老闆會不會在心態上處於劣勢?唯恐員工拿了錢而不做事?我願意相信先付薪水的老闆已經先有豁達的胸襟,先做事的員工就顯得複雜多多,尤其是頻頻加班,卻遲遲等不到加班費的上班族。在這種「多、少」和「積欠、預支」的情緒消長中,多數上班族走不出那種「論斤稱兩」的思維,也就是「不足心法」長期在內心深處作祟,永遠找不到建立信任感的基礎,只有小圈圈的生活圈,沒有大格局的社交面。

 

有沒有參加公益團體的經驗?有沒有體驗過非營利單位的組成,他們經營的是什麼樣的氣氛?為什麼有人可以沒有任何酬勞而鞠躬盡瘁?一定是退休人士才得以揮灑的境界?其實這些人追逐價值勝過於追求報酬,他們理解心裡舒坦的境界勝過於物質的慾念,我在很多公益團隊志工的臉上,看到的都是這面慈祥與親切的美感,他們的笑容來自於做事,不是得到多少的好處。我相信很多志工的家庭並不寬裕,他們甚至還要為生活費煩惱,時間卻是切割得一清二楚,讓奉獻歸奉獻,讓收入歸收入。

 

受邀上電台節目,有些單位有車馬費預算,有些單位直接表明沒有車馬費,我通常都只有「沒問題」和「隨貴單位安排」的答覆,這就是把焦點放在拿多少報酬和產生多少效益,甚至是可以幫助多少人之間的差異性。至於受邀演講,幾乎都有酬勞的設置,只是金額多與寡,即使所屬協會曾經為會長訂出演講酬勞標準,我一樣隨意處理「拿錢辦事」的尷尬。家人和友人瞭解我的性格,多少會聊起「應該要有價碼」的話題,我總是輕鬆帶過,已經很久了,我已經把酬勞當成老天爺給的禮物,如果看不到鈔票,我相信一定有看不到的酬勞。

 

台大校長送給畢業生「不要計較薪水」的鼓勵,卻引來很大的反彈。我很理解校長說話的高度與立場,學生聽不懂是社會化與物質化的悲哀,尤其還沒有畢業就有價碼,那肯定是畢業證書上面那幾個斗大的校名。先做事後談酬勞絕對是正確的優先順序,這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這應該是勞資雙方的共識,是企業要繁盛的必要文化基礎,也是個人修煉的必要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