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維老師創作摘錄之220》 疑似糖尿病就不是糖尿病
例行性健康檢查存在正面的「形象」,不僅是很多公司行號的重要福利,也是不少人奉為圭臬的計畫。提供一種經驗值,發生在喜歡吃米飯的人身上,如果當事人同時熱衷含糖飲料,尤其是喝咖啡的時候習慣加可觀的代糖。
檢查報告出來了,上面註明「疑似糖尿病」,經過門診醫師說明後,當事人很沮喪的接受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的事實,而且願意遵照醫師指示,即日起開始服用降低血糖的藥物。故事到此,沒有可以挑剔的內容,一般來說,就是生病的人接受必要的治療,即使是病人家屬和友人都鼓勵面對現實。
事實上,在當事人的身體內部不是如檢查報告所寫的「疑似糖尿病」,而是「胰島素抗性」,是一種長期血糖不穩定和血液中胰島素過量所造成的效應,其實當事人並非已經罹患糖尿病,只是「血糖震盪」過於頻繁的表徵。嚴格說,即使符合「糖尿病」的診斷依據,這種屬於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根本沒有服用藥物的必要。
血糖過高是不良習慣的後果,是身體暫時無法應付的現實,當事人該做的是改變生活作息,把造成血糖震盪的習慣徹底修正,讓身體有充分的喘息空間,可以回到原有的內分泌頻率,使體內的代謝狀態逐漸恢復正常。此刻,不用再問為何醫師要開立治療處方的問題,畢竟醫療思維存在太多不可思議的盲點,醫療邏輯的背後存在太多令病人理解之後會噴飯的道理。
道理很簡單,就是自己可以做的,何苦交給別人幫你做呢?身體本來就有處理血糖失衡的能力,何況當事人的胰島素分泌並沒有問題,只是需要調整,只是需要時間,只是需要勇氣。
這是你的故事嗎?還是你周遭有類似的個案?是否有循著這樣的路徑,結果變成終身必須服藥的案例?其實這一刻覺醒都不會太遲,只要好好想想,自己希望過怎樣的人生,進步與退步只是一線之隔,一念之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