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一點總結,幽門螺旋桿菌的確是胃潰瘍的元兇,可是我們不應憑藉直接證據全部連坐,意思是犯案的背後還有主謀,而主謀即是我們人類自己的飲食變遷。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追討小麥飲食的傷害,近程是腸道的發炎反應,遠程則是腦部細胞的終極毀壞,而小麥其實無辜,是人類在急功近利下逐步創造小麥基因的改變。

幽門螺旋桿菌變種了,幽門螺旋桿菌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致病菌,尤其根據我早期所接觸的資訊,連胃部癌症的成因也清一色指向牠,其他因素都倖免了。這當然不成事實,罹癌需要特殊性格的操控,幽門螺旋桿菌有意無意製造了胃部的病變,這並非牠們的初衷,至於胃癌的形成,那距離幽門螺旋桿菌的意圖就更遙遠了。

馬丁布雷瑟沒有把研究方向延伸至飲食和細菌生長環境的關係,可是食物干擾幽門桿菌的生存環境是事實,幽門桿菌因此突變誠屬合理。因應環境變遷,幽門桿菌必須顧及自身的生存繁殖力,人類過量的熟食習慣導致免疫系統得不到酵素支援也是干擾因素,重點在,優勢不再是優勢,共生環境不再是共生環境,幽門桿菌偕同免疫細胞一起守護胃黏膜組織的環境一再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研討健康最終都會面對環境議題,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的腸道環境以及我們為細菌所創造的環境。環境問題回到謙卑學習的人,回到願意承認自己是罪魁禍首的人,不論是讓環境更好,還是造成環境更加惡化,最後終得面對自己就是身體狀況不佳的元兇,自己也得承擔起改良環境的職責。幽門桿菌單獨承擔胃潰瘍的罪名,人類可以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接下來的發展是不懂得承擔的人繼續失去健康。(《醫生菌》之「幽門桿菌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