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人的際遇,不時會有人說出「人各有命」的感嘆,的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可是單純從生命本質與生存動機分析,人除了經營自己外,還要經營別人。問自己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別人而活,有可能連自己都答不出來;問自己關心公司的營業狀況,還是比較關心自己的薪水能否領得到,可能就會出現參考的基準。

拿出對錯的量尺,這種思考邏輯又會陷入各說各話的情況,其實只是價值觀的排序,該顧生存的時候顧生存,該把眼光放遠的時候,就先割捨自己的權益。這是連細菌都懂的道理,我體會到細菌的所謂好壞,都屬於人的意識標準,其實根本沒有所謂好菌壞菌,都是人創造了環境的變動,細菌為了生存而轉換生命力方向。

說白一點,壞菌之所以壞,是我們逼牠們變壞,壞菌之所以大量繁殖,是因為我們創造了適合牠們生存的生態,是我們縮減了牠們原始能力的生存空間。所以當我們在教材中把腸道細菌作分類,從好菌、壞菌和中性菌的名稱中,我們又真正學到了什麼?當我們告訴學員「腸道好菌多,壞菌就少」的時候,我們又真正做了什麼?懂了什麼?如果我們從來都沒領悟這種現象背後的始作俑者,如何能明確自己的改變動機呢?

幽門螺旋桿菌就是最寫實的例子,好端端的胃黏膜寄生菌,在人類飲食沒有精緻化與多樣化之前,也許經歷了好幾百世紀的安定與平靜,幽門桿菌與人體免疫細胞之間通力合作,沒有任何一方失控,也不會有胃黏膜組織的破洞。我們直接跳過近幾十年的突變與演化,回顧這十來年的致病菌標籤,一方面審視幾大藥廠針對屠殺幽門桿菌的抗生素研發,另一方面統計所有被胃潰瘍折磨的個案。(《醫生菌》之「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