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好餓」會是頻繁的語言,我們也不時會出現「沒有食慾」的陳述,不是回應血糖值的真實情況,就是情緒因素介入了食慾的訊息傳導,通常以負面的情緒居多,悲傷、憂愁、憤怒短時間駕馭了正常的生理呈現。一旦被擴大的情緒張力消褪之後,「吃」又回到了正常的生命世界,為了安撫不安的情緒,我們的眼神對於周遭的碳水化合物多了一份關注,麵包、餅乾、巧克力、甜食都有穩定情緒的效果,因應碳水化合物而提升的血清素正是鎮靜撫慰的良方。

這是期待身體健康或是欲求減重的人不能忽略的一環,身體缺乏特定「營養」時的指示,身體渴求特定「成分」來平衡生理和心理的波動。想喝一杯咖啡是一種訊息,想來一塊蛋糕是一種訊息,想要來一顆巧克力何嘗不是血清素不足的一種提示?汪辛克博士點出了多數在意自己身材的人吃東西時的「意識狀態」,是不專注的、是任性的、是未經思考的,除非餐桌上沒菜了,零嘴包裝袋裡面空了,因為我們早已習慣被腦部化學來指揮我們選食,腦部化學不全然指思考,通常只是神經傳導物質的消長指標。

當我們忘不掉食慾的美好,當我們沉湎於美食的誘惑,我們不應小看這些念頭後面身體的磨難,我們不該忽略胰臟和肝臟為了協助切割食物分子,早已呈現兵荒馬亂之後的空乏,我們不至於還不懂當身體傳送「吃不下」訊息的深層意義,我們不能不去體會當胃部撐大時,生命力早已偷偷和死神在做時間表的預約,最後,在高喊「節約能源」的廿一世紀,身體內部節約能源的執行方向不應該依然懵懵懂懂,腸道內的益生菌是同時提供能源又節省能源的小尖兵,蔬果酵素的高能量概念才是健康的重要基石,享受美食的同時不該遺漏以酵素補充品來取代胰臟和肝臟的工作。

食慾和健康無止境的拔河將沒有下檔的時候,我已經退出拔河的行列,也邀請你一同為美好的健康藍圖而努力。記著,不管人家告訴你產品有多棒,你的飲食習慣沒有改,你的美食慾望還無限擴張,你的腸道保健沒有維護,疾病依然提早來敲門,不會有例外。(《彩虹處方》之「真假食慾、情緒食慾與口腹之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