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飲食」作者約翰羅賓斯在其最新著作中舉出一個發人省思的故事,那是七○年代美國著名長跑好手飛克斯(Jim Fixx)的故事。飛克斯注重運動健身,對於學界清淡飲食主張嗤之以鼻,還以其個人著作《跑步全書》(The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向全美行銷跑步獨一無二的好處,結果在一回跑步健身的過程暴斃在馬路邊。約翰羅賓斯請讀者留意飛克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他在三十五歲開始跑步之前,每天要抽兩包菸,跑步讓他戒了菸也減掉身上的肥肉,從此他堅信跑步足以取代一切,一生不改其愛吃漢堡和奶昔的習慣,並在書中引用貝斯勒醫師(Thomas Bassler)的「名言」:「有能力完成四小時馬拉松的不抽菸者,絕不需擔心致命心臟病的襲擊」,飛克斯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對應他結束生命的事實其實是蠻諷刺的。

約翰羅賓斯透過實際案例告訴我們飲食方向的重要性勝過運動,因為堅強的免疫系統是有實力可以清除血管中的異常堆積,端看飲食是否帶給身體高檔的能量,以肉食、動物性蛋白、熟食為主食的人正好提供了相反的方向。運動員生病,情緒、疲憊、壓力可能都是因素,可是因為要應付體能需要而大量吃熟食(補充熱量而非能量),傳統觀念這樣才有體力,其實以人體的正確生理需求,這種補法即使有其必要也不宜過量,針對基礎健康需求反而是背道而馳。

這個事實並非鼓勵不運動,以現代人的生活型態,運動反而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都是因為不重視才沒時間動。我不是運動員,卻也不敢怠忽身體對於運動的渴求,所以我每天安排時間在住家附近走路,夏天走到衣服濕,冬天走到身體發熱,擺動、呼吸、流汗很自在,上坡、下坡、階梯都很必要,我有機會甩掉身上所有肥肉,飲食是基礎,運動則是加分。(《彩虹處方》之「運動、節食與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