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酵素》原著柴田誠以蘿蔔和人參為例,完美詮釋了微生物在植物根部的功能,他提到「韓國人參以人工栽培時,除了必須在高緯度、天氣比較寒冷之地外,土地先要休耕,使土壤中培養相當豐富的有機物,栽種之後,至少要八到十年才能採收。」這段時間內,根部的微生物在做什麼?可以說它們在進行發酵,也可以說它們在進行能量轉換,人參和蘿蔔的基本成份沒有兩樣,都是一些碳水化合物,差異就在培育過程,差別就在這麼長的發酵過程細菌所能轉換的績效。

微生物發酵過後的產物直接被人參根部吸收,可以直接稱之為酵素,因為將直接參與人參的代謝,人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過程強力吸收益菌所供應的能量,土壤中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幾乎吸收殆盡,人參之所以滋補,道理在此,人參的土壤之所以會貧瘠,必須待休耕恢復地力,道理也在此。

因此從植物的角度,根部就是一座酵素工廠,換言之,是一座轉換能量的工廠,把肥料當成發酵原料,送到土壤中的酵素工廠後,就由和植物相依為命的好菌進行發酵,壞菌依然會干擾好菌,化學物質和農藥依然會破壞好菌,對照到人體,又是另一種「異曲同工」。土壤供給植物能量,動物則可以直接從植物攝取能量,然後在自己的發酵廠再轉換一次,有沒有發現,大自然在轉換能量的過程中幾乎就是酵素世界的交流,由益生菌擔任媒介,在在證明兩者唇齒相依的互補關係。

(《彩虹處方》之「食物酵素與酵素補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