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維老師創作摘錄之115》 廚師與人類進化有什麼關係?
主動是人類,被動是動物,可是從造物的原始觀點正好相反,注意動物在進食之前多了一個動作,就是透過嗅覺決定食物合不合適,這個動作串連到動物體內生理,從營養的盈缺決定食物的選項。人具備這種本能嗎?當然,也不盡然退化,就是不再使用,反而以視覺和習慣認知決定食物的內容,因此從「本能」的角度,動物是主動,而人類是被動的,動物的習性還在造物的軌道內運行,人類則已經天馬行空,在高等動物的自滿中隨心所欲。
因為人類的食物已經千奇百怪,科學家留意到從廚房中製造出來的食物分子已經不完全適用,也就是人類有些文明病多少反應出對食物的不適應,這個現象從演化的角度找得到蛛絲馬跡。舉「乳糖不耐症」為例,在農牧業發達的北歐,把牛乳當主食將近一萬年,從健康的觀點雖然不是好事,可是一代傳一代,北歐人的基因裡傳承了消化乳糖的能力,也就是腸道裡有乳糖酵素的存在,在東方成年人腸道中乳糖酵素是不存在的,除非藉由益生菌的媒介。
重複產生威力,演化的證據要追蹤到不變的行為模式,從適應到突變需要不斷在基因中留下種子,相信從人類將烹飪帶進生活之後一萬年,基因中是記錄了一些因子,我們自然比起老祖宗更能適應來自廚房的創意,可是美食文明才多久?幾百年?幾十年?你一定從來沒想過,當大廚不停有新創意,不停將不同的食材放在一起烹調時,你的肚子適應了多少?你的消化道又承受了多少苦難?烹調的確是藝術,可是也很難想像,烹調居然為人類適應飲食的進化之路製造了更為複雜的磨難。
為什麼?因為變化,因為創意,因為地球村,因為大家都想吃盡世界美食,因為在新的食物分子不斷產生的同時,你的身體來不及適應舊的,新的又來了,因為「不適應」在基因裡面是缺乏立論基礎的,必須是「適應」才有實力累積出能力。所以既然疾病是吃出來的,飲食文明就顯得有點不太文明,而烹飪文化所締造的專業角色就是廚師,廚師的工作屬於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嚴格說,就人類更為進化的趨勢之路,廚師踩下了煞車,可是廚師無罪,是文明的傑作。(《彩虹處方》之「廚師的責失 媽媽的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