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必須向學員解釋這四個字,有一套很制式的說法,因為吃得少,生命延長了,能夠吃的反而多了,所以「少即是多」。合邏輯,聽起來也沒有瑕疵,可是我最終的意會卻直接超越這種硬湊起來的解說,因為真的不求,因為真的沒有利己的念頭,因為真的不願意再被世俗的比較心所綁架。我感覺更充實了,對於未來的人生,我充滿著自信,所有生命拼圖中所存在的缺角,確信自己可以一塊一塊將之補起來。

所謂自信,是有確實根據的,不是單純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那種自信,來自於懂自己的身體,而且有信心身體已經做了回應。我們的意識和身體的傳導之間,甚至是心靈脈絡之間,有一種非常奧妙的互動關係,身體愈是清淨,心靈愈是安定,意識和身體之間的傳輸就愈是明顯。其實生命藍圖就是要描繪到如此的清晰,宇宙的脈絡也在身體的所有邏輯之間,我們很熟悉的「身心靈」三個字完全凌駕在意識之上。

意識的角色呢?功能呢?嚴格說,文明世界的最大盲點在此,人類長期誇大了意識的領空,讓意識居於領導的位階,不小心忘了應該要謙卑,不經意也忽略了必須持續進步。意識是用來學習的,意識是用來支援的,意識是用來響應的,意識是用來體會領悟的,在健康的道路上,意識是配合身體的角色,是尊重身體的單位,是聽從身體指令的位階。

我們長期誤判身體意識和腦部意識的角色,誤以為腦部意識可以支配ㄧ切,殊不知意識其實已經被食物所掌控,被習慣所引導,而且被脂肪細胞所領導。在美食的世界中,在藥物充斥的大環境中,我經常意識到人類的墮落和沉淪,我身處客觀而且謙卑的ㄧ方,不容許自己有驕傲自大的觀瞻。很多人堅持要害怕,要恐懼,要沉溺在無法自拔的慵懶中,任由身體一天一天的退化,任由生命ㄧ天一天的折損。(《健康是一條反璞歸真的修行路》之「在不求與從容中了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