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扮演健康傳道者多年的重要心得,關鍵就是「人前人後是不是同一套標準」,也就是「自己講的都必須做到」。我利用「疼痛」篇幅談以身作則,因為別人會聚焦在我們身上,我們真的沒有怠惰的本錢,我們不可能樣樣都精通,我可以確定,我眼前這些學者專家都還在經歷疼痛,我也是。就當體驗疼痛也在體驗健康,坐姿、壓力和情緒緊繃讓我肩頸酸痛,眼睛盯著電腦久了,也讓我兩眼酸痛,健康就是少不了適時放鬆,必要時休個長假。

要談疼痛,肯定需要長篇大論,既然不是我的專業,我哪能在此班門弄斧?必須先行告知,那些開立止痛藥的醫生也都是疼痛的大外行,無法確立源頭,就沒有號稱專家的資格。試著透過歸納法縮小對疼痛的距離感,「通道概念」提供理解疼痛的簡單藍圖,讓身上的所有通道暢行無阻,這是我對預防而且避免疼痛的深刻理解,血管、神經、腸道、膽管、胰管、淋巴,還有情緒和壓力藉之紓解的通道,有人說「氣不通」,也有人說「神經纖維化」。

回到自己的空間,你的房間有保留可供行走的通道嗎?抽屜呢?應該就是一個沒有通道概念的地方吧?或者回想自己曾經被塞在高速路上的經驗,心急、煩躁是一種情緒表現,有些人直接反應在頭痛上。提到頭痛,幾乎是每個人都有豐富經驗的一種痛,沒睡好時頭痛,喝冰水也頭痛,劇烈運動後頭痛,身體在排毒也頭痛,月經來也頭痛,睡太飽也頭痛,反正連偏頭痛也是一種頭痛。試著靠「通道」來解決這些疼痛,從身體的立場去理解這些疼痛的訊號,因為通道不通了,因為通道堵住了,因為有堆積物擋在通道中了。(《零疾病 真健康:不依賴醫生的80種方法》之「疼痛所為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