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葷食的美食世界中,肉食的比例遠遠大過於蔬果,以腸道菌相的正常需求考量,飲食文明的發展走向逐漸在顛覆身體內的自然,壟罩在好吃與口腹交錯的慾望世界中。人類的健康正一代不如一代,多數人早已失去掙脫美味糾纏的能力。惡性循環就是一系列錯誤元素持續累積其影響力的結果,腸道菌相議題就可以延展出一套破壞健康的循環,參與的元素除了寄生在體內的數百種腐敗菌外,肉食是一種因素,貪吃是一種因素,誘惑是一種因素,不要忘了,還有媒體與網路的拓展力,缺乏自制力與任人擺佈也是一種因素。

演化很奧妙,細菌的演化速度驚人,來自於對環境的適應力,以有益菌來說,不能忽略掉身體的配合與互補因素,特殊菌種甚至和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訊息的串連,這些事實正好也解釋了好菌強力壓制壞菌的道理。我們很有必要認識這種生態法則,由免疫系統的判斷能力來主導,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細菌可以輕易制衡有害菌,天然蔬果的纖維正是有益菌的主要營養素,試想想,環境中的食物誘惑是否走在這些益菌食材的基礎上?千萬不要小看排便不順暢的問題,也千萬不要忽視學童幾天都沒排便的問題,這是一種典型的食物與壞菌共同合作的惡性循環。

益生菌補充已經蔚為風潮,畢竟它走在保健養生的趨勢道路上,可是補充是一種觀念與行為,健康最大的主軸還是應該回到食物的選項上。飲食習慣和偏好有相當影響力,以生鮮蔬果為主食才是一箭雙鵰,對身體有益,對益菌滋補,後者又重複累積對健康的加分,不就是類似理財的複利概念?(《零疾病 真健康:不依賴醫生的80種方法》之「先滋養好菌還是先照顧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