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哈佛這個跨世代的大規模研究好一陣子了,很多作者都曾經在書中提及這個偉大的計畫。

《幸福老年的秘密》就是第一本以哈佛研究為論述主軸的著作,《美好人生》則是由研究計畫主持人羅伯特沃丁格博士親自撰述的紀錄。

假如我是研究計畫參與者,平均每年或每兩年都會收到必填寫的問卷,並且接受訪談,那真是一個定期檢視人生的正向考核。

身為愛書人,閱讀存在一種難以言喻的期望,我總是在想:這本書將提供給我什麼樣的人生功課?閱讀心得對我來說是很棒的禮物。

閱讀有兩種方向,一種是閱讀新書,那是一種很棒的期待,另外一種是複習舊書,興奮程度有時候並不亞於閱讀新書。

我對於哈佛研究展現高度興趣,因為幸福是我最熱衷的議題,我也深知,健康包裹在這個議題裡面,兩者之間深度牽動著。

 

在羅伯特沃丁格博士早期的演講內容中,得知哈佛研究的重大結論,幸福人生的重大指標落在人際關係。

「科學研究一再告訴我們:人類需要營養,需要運動,需要目標,也需要彼此。」

這一句話裡面,最費解的就是後面那兩個字「彼此」,進一步從書中的這一句話得到比較完整的解說:「正向的關係對人類身心健康不可或缺」。

書上以「決定一生的隱形力量」破題,我的閱讀心得連結到近幾年的一個流行術語,叫做「小確信」。

「試著想一想,當你愛一個人,或知道自己也被愛著的時候,是什麼感覺,想一想你的身體感覺到的那種溫暖與舒適感。」

「人際關係不只是通往其他事物的途徑,也不只是獲得健康快樂的工具,關係本身就是目的。」

 

想起最近一次在新竹爬山的經驗,就在人煙稀少的登山路上,往山上走的我們和迎面而來的下山客打招呼,有時候對方還會提醒一些注意事項。

不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我們並不容易理解這種和陌生人之間的互動,畢竟長久處在功利的環境中,我們果真失去了經營人際的能力,重要的是連意願都消失了。

書上揭示了在火車上和陌生人主動談話的測試,以及購買咖啡時與櫃檯人員聊天問候的經驗。「與陌生人之間的片刻友善互動,有鼓舞人心的效果。」

「在我們與他人有正向接觸時,大腦會釋放愉悅的感受,就像在告訴我們:就是這個,再多一點,謝謝。」

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我們喪失了嚮往的人際互動,其實我們都知道答案,就是作者以「文化的魔咒」來詮釋的錢。

作者引用美國作家馬雅安傑洛的名言:「別把賺錢當目標,追求你愛的、把它做到最好,讓人對你目不轉睛。」

 

前面提及我對於閱讀的執著,也就是書架上面的圖書分類,有些書早已被我的記憶歸類在「必須重複閱讀的書」,因為體會將不斷堆疊。

「如果我們在職場上覺得與他人欠缺連結,那表示我們多數的清醒時間是寂寞的,這是健康上的隱憂。」

我個人觀察職場中從工作所獲得的喜樂,結論是極為稀少,多數人還是在不得已的被迫心態中進出辦公室。

「我們也許不能選擇以何為生,但是快樂工作,可能比你想得更有可能。」

我進一步觀察到人們對於感受的陌生,也就是忽略了情緒的微弱影響力,導致負面情緒或者是冷漠和冷淡影響到可以更加美好的人際關係。

「最有用的第一步,是單純正視感受,並承認自己有這些感受。」這句話點出我個人針對情緒交付最關鍵的突破,也就是辨識情緒的存在,不刻意忽略。

 

「當我們增加與朋友的連結時,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可測量的影響,因為我們的身體健康需要友誼。」

當幸福人生的重大指標在人際關係總結,你所想到的是終身伴侶,還是深交的好友?我一生都不斷在思考這個問題,除了伴侶之外,就是那些會適時提供援助和關懷的身影。

人生的考驗從不間斷,我也一直在替換的身影中為人際關係下註解,相關的體會很豐富,唯獨人選會出現變化。

「你該如何通往美好人生?首先要體認到,美好人生不是目的地,它是路途本身,以及和你一起走的人。」

「每一年你都能透過你所豐富的生命與培養的關係,找到目標與意義。發揮你的好奇心,對他人伸出手,對家人、愛人、同事、朋友、熟人、甚至是陌生人,透過每一個細心的問題,每一個投入關注的時刻,你都在使美好人生的基礎更加堅固。」

 

這本書的幾個章節標題都很有內涵,值得深入再深入,譬如「人生一瞬,刻意創造重要片刻」,還有「與家人和解:你不等於你的童年」,最後,整本書在「永遠不會太遲」的結語中圓滿。

我在感動的情緒中,合起這本書,放在我隨時看得到的位置,跟它示意:「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