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機會50歲歸零從新開始,志業也好,事業也行,起心動念和30歲截然不同。

如果你在60歲退休年齡重啟全新的人生規劃,服務社區也好,投入慈善也行,發覺年齡和心境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你在70歲找來幾位年齡相仿而且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業,目的不在獲利,而是把利潤回饋給需要幫助的社會基層,這樣的人生是否更具意義?

我走過50歲歸零的過程,有沒有機會到了70歲投入社會企業,我自己充滿期待,也樂見自己的下半場越活越精彩。

《熟年力》出版超過10年,我幾乎是從中文書名和英文書名就獲得啟發,尤其是英文書名《With Purpose》,簡潔有力。

這本書有其時代背景,因應老人時代的到來,因應戰後嬰兒潮的逐漸老化,也因應人類壽命相對的延長。

 

特別用「相對」來形容壽命,重點在品質,好比「熟齡」這個名詞,有具備熟齡資格卻不具備成熟條件的人。

「我發現,只要不去注意他們的穿著、皺紋和白髮,他們通常相當出眾,經驗豐富,對人生有多方的領略,很多老年人都有一種深深吸引我的獨到智慧。」

作者戴科沃博士是熟齡研究先驅,終身投入長壽和熟齡的研究,他的論述幾乎顛覆了所有人對於老化的印象。

「新世代的熟齡男女認為,長壽不僅是享清福的時間,也是分享所得與所學的時機。」

我在閱讀這本書十年之後再次閱讀,感受有別於當初,這本書存在一種力量,督促我應該要多做點有意義的事。

就是作者在書上反覆提及的意義和典範,「從追求成就變成追尋意義」表達出《熟年力》這本書的中心思想。

 

「我們在歲月與經驗的累積下,學識逐漸淵博。現在,請想像從老年人身上擷取數十年的智慧,應用在你現有的人生。」

「只要我們花時間,聆聽這些經歷人生高峰的熟年者分享經驗,我們也可以擁有超齡的智慧。」

果然,這不是一般人的老年視窗,不是我們所熟悉的人老珠黃或垂暮之年,而是有別於中壯年的成熟穩健和博大精深。

寫到此,我很自然聯想到自律養生可望貢獻於社會面的版圖,這不是生意的版圖,是多少人對於自己的生命品質充滿信心的版圖。

不諱言,我就是已經在熟齡階段依然活躍於職場的代表,對於智慧有屬於自己的領悟,對於典範也有屬於自己的規劃。

十年前,書上有一句話引領我深思:「別讓你無法做的事情阻止你能做的事情」,十年後的今天,悸動依舊,這句話存在太深的思考空間。

 

作者很喜歡講一個故事,那是一則三小時可以做多少事情的故事,重點不是做多少事,是救多少物品。

發生在1991年的加州柏克萊大學城,住著全球受過最高等教育以及最富裕的一群人,家中不乏昂貴的科技用品、手工藝品、古董家具。

那一年的夏天,高溫導致山坡地引發森林火災,大火即將席捲社區,數千位居民只有三小時可以打包疏散。

作者問:如果是你,你會帶走什麼?結論是,數千居民帶走的是家人的照片和重要記憶的紀念品,不是貴重的財務,不是搬不動的保險箱。

「真正重要的是你認識的人,以及你和他們分享的特別時刻,而不是東西。」

這部分的心得是取捨,年紀越大越懂得珍惜重要的資源,也越能清楚的捨棄應該要捨棄的無意義人際。

 

「我們逐漸進入一個友誼圈至關重要的世界,這個圈子不見得很容易形成,也不一定能夠自然而然的組成。」

「每個人真正能推心置腹的知己,已經從四人縮減為一兩人,那是不夠的,朋友太少會拘限你的生活。」

書中「結交一輩子的朋友」篇章讓我感觸良多,說的是一位38歲的社工輔導一位年僅5歲孩童,最終兩人成為終身至交的故事。

我個人一直嚮往成為國高中或大學生的生命導師,因為他們的可塑性高,因為他們還可以像海綿般的全力吸收。

「你不需要家財萬貫,只需要時間、渴望與同情心就行了,而且你現在擁有的資源可能比以前還多。」

作者在「施予也是一種獲得」篇章的最後,以邱吉爾的一句話做結尾:「我們靠收入過活,靠付出生活。」

 

這些年以來,我寫過不少有關生活與生命的文章,來自閱讀相關書籍的心得回饋,也是自己慣常做相關思考的靈感紀錄。

最後,以海明威在《老人與海》的一句話自勉:「現在不是去想你缺什麼的時候,該想的是,你能以現有的東西做什麼。」

不停的問自己:我還可以多做點什麼?我應該如何善用生命最精華的此刻,為美好的人生做點什麼?